本文所称中年女司机者,仅适用于与笔者年龄、车龄相类之女(chē)性(jì)司(chà)机(zhě),特此声明~
第一次注意到“中年女司机”这个词,是在同学发的一条朋友圈里。
“中年”、“女”、“司机”,三个词单独看,不褒不贬,不抑不扬,但当它们组合在一起,含义就丰富起来,其潜台词有:一、路痴;二、无方向感;三、车技烂;四、马路杀手……
一看就不是什么好司机!
回到我同学,那条朋友圈讲述了她开车遭遇的一次小事故,对方就是她所说的“中年女司机”。那次事故的处理结果,同学明显受了委屈,吃了亏,但她在朋友圈里赫然输入“中年女司机”这五个字时,浑然未觉自己也已经年过四十了。
这使我联想到几年前流行的另一个词——“女魔头”,即:女司机、磨合期、头一年。
时光荏苒,当年的“女魔头”经岁月磨砺、人生变迁,终于修成了今日的“中年女司机”!
可无论是当年的“女魔头”,还是今天的“中年女司机”,那些言外之意,都是对我们女性驾驶者赤裸裸的歧视好吗?
我经常对笑儒爹说的一句话就是:“不许歧视我们女司机!”
虽然我们开车磨叽,但是我们不路怒啊~
虽然我们一进停车场就蒙圈,但是我们在外面开得还是挺好的呀~
虽然我们动不动就把车剐了蹭了,但是我们买保险了呀,保险买了不就是让用的吗?
交警部门既然发了驾照给我们,就是认可我们的驾驶资格,我们应当享有与男司机同样的尊重!
话虽这么说,如果哪天路上遇见前面的某车磨磨叽叽,优柔寡断,我脑海里立马蹦出几个字儿:女司机吧?假如发现不是,随即又蹦出几个字儿:切!还不如女司机嘞!
停车场里,如果见到停得歪斜或者前轮没打正的车,又会暗自揣测:是女司机吧?
….…
呃,这就是心理学家们所说的“集体无意识现象”么?我也闹不明白。
反正家里的车如果有了新的剐蹭痕迹,我就是唯一的被怀疑对象,搞得我回回苦思冥想:啥时候蹭的捏?结果换来笑儒爹更加的不屑:自己开的车,蹭了都不知道!
拜托,就算我有“前科”,没准儿这道印儿是停车以后被蹭的好吗?这个锅我不背!这是对我明目张胆的歧视!
既然歧视我,那就别怪我下回半夜回家,又把已经睡着的你叫下来帮我停车!
既然歧视我,那就别怪我因为怕停车而不敢独自去外面洗车!
既然歧视我,那就别怪我每次把玻璃水用到一滴不剩!
既然歧视我,那就别怪每次跑长途的时候,我开车,你老嚷嚷腿疼!
谁让你在旁边不好好坐着,右腿老跟着瞎使什么劲!
……
嗯,这么一想,他也不容易哈~
身为一名中年女司机,我认为让男性继续保持在驾驶技术方面的领先优势是十分必要的。
道理明摆着呀,由远古的狩猎时代到农业社会,由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再由工业社会到信息时代,女性已经在很多方面赶超了男性,开车这事儿,还是让男人更加擅长吧:留作他们向女人炫耀的资本;给他们一个终于可以嘲笑女人的理由。
广大的中年女司机朋友们,我们应该珍惜坐在副驾驶座上的老公们,他们能把方向盘交出来,然后一改往日的高冷做派,絮絮叨叨、提心吊胆地坐在旁边看着我们开车,这绝对是真爱呀!
让我们集体为他们所拥有的强大内心点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