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仁合医院的医生们众志成城,全力以赴的为泥石流灾害中的伤者救治时,医院来了一位棘手的患者蔡伟,因为他同时患有艾滋病。
说棘手是因为患者的病情,和当时的情况都使得他只能留在仁合医院接受治疗,而医院里人满为患,想要安全隔离都是个问题。之后发生的一系列事情,把人性中的善良、理性和愚昧毫无保留的暴露了出来,也带给我们许多思考。
1
“谈艾色变”的不是医生,是患者代表的民意
在了解了蔡伟的具体情况后,庄恕提议立即准备给他实施手术治疗,胸外科主任杨帆则是极力反对,而且他反驳的理由很现实也很充分:“谈艾色变”的不是大夫,是患者,是患者代表的民意。
杨帆之所以会这么说,那是因为仁合经历过类似的事件。他明明知道给病人及时的救治是对的,但站在“民意的对立面上”,他不敢去冒那个险。本来就因为救灾,医院的医疗资源已经捉襟见肘,这时候再惹出一系列事端真的很难应对。
庄恕一再声明,艾滋病毒不像十年前那样会令患者无药可救,可是在全体患者意识织成的民意这张网面前,依然显得苍白而无力。还好傅博文坚定的站在庄恕这一边,无条件的支持他为艾滋病人做手术及时进行治疗。
站在民意的对立面,做应该做的事情,这些医生就像英雄一样,衬托着愚昧的民意中毫无人性的一面。
2
艾滋患者和疑似患者最需要的是心理援助
蔡伟查出了艾滋病,对婚姻的不忠,生命还有多少希望延续,对家人的影响,这些问题突然间让这个家庭陷入泥沼。虚弱的蔡伟绝望的不愿意接受治疗,他的妻子在惶恐、悲愤和自身难保中,已经没有力气去顾及什么手术签字这些事了。
这时候我们的英雄们上场了。庄恕和杨子轩分别用真诚的言行,靠近了蔡伟夫妇,他们却还在疑虑对方不怕传染吗。最终两位男神唤醒了蔡伟夫妇那颗冰冷绝望的心,使得他们积极的配合治疗和病毒排查。
都说人活的是精气神,这精气神是需要信念来支撑的。当心中万念俱灰,信念也随之坍塌,人最需要的是给心一剂强心针,也就是有效的心理援助。庄恕和杨子轩因为接受了先进的教育,也有一定的阅历基础,他们应对起来确实是及时而有效的。
3
当患者的妻子靠向杨子轩的胸膛时,我看到了心理援助的缺失
蔡伟妻子同意抽血检验是否感染艾滋病毒,杨子轩从血样采集到结果告知都全程陪同。在护士递来化验结果那一刻,蔡伟妻子迟迟不敢上前,还是由杨子轩接住了化验报告。
杨子轩一句一句的宣读着结果,蔡伟妻子的神经在那一刻是紧绷到极限的,好像任何一点刺激都足以让她崩溃。当得知结果是阴性时,她的神经一下子松弛了下来,人是放肆的痛哭着的。
她倒向了杨子轩的胸膛,忽然间散掉的力气需要一个依靠,而杨子轩则是用胳膊紧紧的抱着她,那是一个有力的支持。这一幕的确非常感人,一个陌生人,出于同情和道义,一直陪伴和安慰一个刚刚解除警报的艾滋病疑似患者。然而同时也让人悲哀的看到了,医疗系统心理援助的欠缺。
心理上的援助不仅是针对病患的,也要有针对医生的心理疏导和支持。只有心理强大了,聚集足够多的正能量,医生和患者才有能力去面对,在棘手的病症中才能够更好的合作与配合。
4
被驱逐的不应是艾滋病患者,而应是无知带来的恐惧
被安排在普通病房的蔡伟是艾滋病患者的消息不胫而走,就像一颗定时炸弹,瞬间崩断了人们那根脆弱的神经,引爆了大家潮水般的排斥。一大群人堵住蔡伟妻子,各种质疑和驱逐声不绝于耳,场面混乱而失控,最终由傅博文发自肺腑的承诺才驱散了愤怒的人群。
医生是站在理性和道义这一边的,耐心的向大家说明情况。可是人们是单一的思维,只要求将蔡伟搬离,这是心中对于艾滋病莫大的恐惧造成的。
在医院里,医生已经尽最大努力,最大程度的做好了防御措施。在这种情况下,被驱逐的不应该是艾滋病患者,而应该是人们的无知带来的恐惧。
5
结语 | 理性与愚昧,危机时刻何去何从
面对危机时的种种状况,是理性的积极应对,还是愚昧的消极盲从,在关键时刻不仅考验着人性,也在考验着人们辨别是非的能力。
处在危机中的人,在那一刻急需的是来自他人的支持、救援和帮助。哪怕是漠视,也好过人云亦云的落井下石,于他们而言,无疑是压断希望的最后那根稻草。
我们需要一颗宽容的慈悲心,也需要敞开心扉去接受新知,别再让愚昧和无知继续为祸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