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阅读了《有效教学方法》的第三章《课堂管理1建立学习氛围》,对以下这段话特别有共鸣:
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师总是以呈现知识、技能为目标,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难以真正融入课堂成为主人。学生在这种地位下缺乏主动性,对知识、技能的掌握也始终处于浅层层次,难以将其汇入已有的知识体系,则必然只能陷入“反复训练”的模式,教与学均是低效的。而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师,通过学生能够独立或合作可以完成的任务引发学习活动,以学生的直接体验来构建,教师得以走进学生的世界,并将知识、技能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传达给学生。以学生间的对话、师生间的对话作为教学工具,借由信息技术的支持,呈现学习过程,师生得以明晰,已由“未知”到达何种“已知”的境界。
本周参加了高三学科教学会议,黄炳锋老师和江泽老师均指出,高三复习课要“去模式化”,摒弃过渡注重强调解题套路的教学方法!我们的教学不但要使学生达到知识与方法的融会贯通,更要把数学的思想方法、本质规律以及内部联系等“灵魂”性的东西内化给学生,使他们形成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高三复习课,我们的教学通常有两条线,一条是知识这条明线,另一条就是数学思想和思维方法这条暗线。数学思想和思维方法是渗透在数学知识形成、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的,是数学知识和方法更高层次上的抽象与概括。
近来复习解析几何中的圆锥曲线-椭圆,对以上思想做了不少努力。比如,我们知道椭圆有许多几何性质,但复习课中一般以详细罗列的方式梳理。但是,实际教学中发现,学生的记忆往往支离破碎,时好时坏,究其原因是他们对性质的缘由不甚了解。于是,我在课前布置的自学任务不仅仅局限于梳理知识,更重要的是:如何应用代数方法证明以上结论(椭圆的几何性质)?如何结合图形读出这些性质?课堂中,不再是教师梳理知识,而是由学生分享对结论的证明。比如:椭圆的中x,y的取值范围,椭圆上的点到中心的最近、最远距离等。教师的角色不是纠正,而是帮助学生从反思、讨论中发现问题,从而独立地解决之。在课后的作业中,我惊喜地发现,学生能够自觉地注重解决问题时关注变量的取值范围,学生对“最值问题”不再犯怵,而是能够采用多种方法解决。当然,这么处理我的进度比较慢,课堂上能讲的例题也少了。但是,我始终坚持这种想法,希望能够“静待花开”!
任何知识都有一个萌芽、生长、成熟的过程。把握本质不仅需要理解和掌握“成熟期”的数学,也需要认识和了解“萌芽期”、“生长期”的数学。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过程中,始终要“目中有人”,将学生放在心中,常做换位思考,“忘掉”结论性知识,把自己当做与学生一样的未知者,才能真正体会和感受知识的完整生长过程,才能体会到其中蕴含的发现和创造,才能体会创造过程的曲折和困难,有了对知识生成原始过程的深刻理解,我们的教学才能有的放矢、更有针对性。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活动才会更自然,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才能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