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焦点团队黄静2021-12-5讲十坚持分享第872天
第七期约练挑战本周第1次,总16次,共673次,角色:观察员。
长程咨询,本次以观察员身份进行,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当以观察员的角度再次看这场咨询,知道自己陷入了一些思维定势,对于来访者困扰问题的正向意义挖掘较少,所以来访者对问题不接纳,一直在想办法抗争和调整,当能看到这些问题带给自己的积极意义,会更接纳问题,和问题共存,然后逐渐改善解决问题。
第七期约练挑战本周第2次,总17次,共674次,角色:咨询师。
第一次感受微笑抑郁症的内心世界,外在的笑容很灿烂,但是内心又十分的痛苦,常常有伤人的冲动,自己知道不好,会去压抑自己的冲动,无法排解只能伤害自己。对人和事的偏激想法导致冲动频发,有的付诸行动,有的没有付诸行动,在这个过程中,自己有什么应对方式,除了伤害自己,还有什么相对好一些的方式?不管问题多么严重的孩子,他身上都会自带一些资源,等待着别人陪他一起挖掘。
第七期约练挑战本周第3次,总18次,共675次,角色:咨询师。
13岁的孩子,刚刚上初一,就深受关系问题的困扰,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同学关系,三大重大关系都出现了一些问题,特别是亲子关系,可能在父母眼中只是一件小事,可能就对孩子造成很大的困扰,对于孩子内在情绪的忽视,导致孩子做出一些极端行为,好在妈妈也愿意参与咨询,也愿意去做一些改变。
第七期约练挑战本周第4次,总19次,共676次,角色:咨询师。
来访者有多个主题,确定主题后聊聊又跑到其他主题上去,怎么办?如果是一次咨询,可能需要拉回来,但是长期咨询,就给来访者可以充分诉说表达的空间,想聊什么就聊什么,虽然比较乱,但是咨询师需要清楚诉说的重要脉络和事件,对来访者的情况有大概的了解和评估,跟随的过程中适时给予引导。对于不太愿意说的来访者,谈他感兴趣的话题仍不失为一个很好的路径。
第七期约练挑战本周第5次,总20次,共677次,角色:咨询师。
焦点非常强调当事人主观世界的脉络和框架,我们认为孩子个子高很好呀,巴不得孩子长高,但是当事人可能因为自己特立独行反而陷入被孤立的困扰,所以放下自己的价值观和世俗的评判标准,进入她的世界了解她的喜怒哀乐。当来访者有自杀念头的时候,要进行详细的评估,意愿的程度,自杀的想法,实施的具体计划等,这些内容属于保密例外,同当事人的主管医生进行了详细的沟通,根据情况调整用药,加强监护。
第七期约练挑战本周第6次,总21次,共678次,角色:咨询师。
长程咨询,从本次咨询看到长程咨询的效果,从最开始改善症状,到中间的自我探索,再到自我的改变,从讨好型人格里解脱出来,能更真实的表达自我,关注自己的内在感受,但是又担心过于自我,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会不断的调整自己,让自己更圆融、更成熟。
第七期约练挑战本周第7次,总22次,共679次,角色:观察员。
咨询中经常遇到来访者的选择难题,选A还是选B?作为咨询师一般情况下是不会给建议的,需要的是什么?保持客观中立的态度陪伴来访者去聊选A的理由是什么?选B的理由是什么?每个理由的占比权重是多少?将来访者所能考虑的主要因素都进行探讨,如果来访者能列清单进行评分排序就更好了。经过这样的聊,在当下来访者可能不会直接做出选择,但对于纠结状况的改善是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