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来无事,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昨天在食堂吃饭时,无意间听到的一段对话。
猜测对话的双方应该分别是:A家长 B很有可能是老师(我们暂时认为是老师吧) ,聊天片段如下:A问B我怎么知道他到底有没有认真去做呢,觉得一直挺用功的,成绩也还行 不高不低,但是这孩子老是和我说感觉自己努力了但是效果太差,真的是大家说的学习效率问题吗?B:我和您说说我自己的经历吧,或许真的能对您有帮助。
B:我是大三的暑假前决定考研的,那时好多同学都已经准备好久了,但是我坚信自己可以通过努力和惊人的毅力超越大多数,事实证明我的想法太不成熟了,刚开始的两个月自己确实很用功,把平时最基本的娱乐活动都给pass了,可是进了9月的门,我发现自己的“弯道超车”计划进展越来越慢,学习也老是提不起精神,明显比同水平的同学差很多,我和您说这些其实就是想告诉您有的人看起来很努力事实上确实很努力,但是他们的这种努力是一种自我内心的欺骗,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他们的努力没有用在客服困难问题上面,只是花了时间浪费了经历去一边又一边做自己愿意做并且能做好的事情,这其实是另一种新型的懒惰。我当年就是吃了这方面的亏,其实人的惰性都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就怕你自己都意识不到,那就真的危险了。
听到这我的内心一惊,这说的不就是我自己吗。记得高中时自己最喜欢英语,每次做数学作业时都没办法认真,为了宽慰自己赶紧拿出答案抄完,赶紧投入到英语学习中,自己还会对自己说数学学累了要换换脑子,其实自己能看英语一上午不换科目,有时觉得是不是英语用得时间太多了?每每想到这“熟能生巧”在这时就成了蒙蔽自己的座右铭,岂不知其实也是一种懒惰,你的先不说真正学习能力,但是就高中的终极目的来说还是为了高考,那么像我说的这种情况其实是很危险的,不去尝试应对困难问题只是一味在自己刚兴趣的领域“努力”,收效甚微!
第一次发言,就想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一点感悟吧,大家凑合着看,喜欢的个赞以后常交流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