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见之明及其社会成本

阅读笔记第297/ 365天

今日阅读《思考,快与慢》

[美]丹尼尔·卡曼尼 著

              胡晓娇  李爱民  向梦莹译

第3部分:过度自信与决策错误

第19章:“知道”的错觉

一、什么是后见之明

纳西姆·塔勒布在《黑天鹅》中引入了“叙事谬误”的概念,用来描述存有缺憾的往事是如何影响我们的世界观和我们对未来的预期的。我们关注的是少数几件已经发生的重大事件,而不是无数件并没有发生的事。人类常会为过去的憾事编造牵强的解释,并信以为真,以此来蒙蔽自己。

好的故事为人们的行为和意图提供了简单且合乎逻辑的解释。我们总是喜欢将行为看成是一般习性和个性特征的外在表现,将自己对某人所有品质的看法和对其特别重要的特质的判断匹配起来。光环效应通过夸大评估的一致性来保持简单和连贯的特点:好人只做好事,坏人全都很坏。

眼见即为事实的原则,让我们不由自主的去处理手头有限的信息,用这些可得的信息构建出一个连贯的故事,并对它信以为真。我们对某个重大危机会在事后说:“我早就知道”。这是对一个重要概念的误用。在日常生活中,只有在所了解的事情属实且起表现也真实的情况下,我们才会用“知道”这个词。但那些当初认为会有危机的人在当时并不能十分确实地指出危机是什么。

危机是不可知的,但在这个情境中运用知道一词,并不是因为有些人因为这种预知能力获得了本不属于他们的赞赏,而是这个词能给人一种暗示,使我们觉得这个世界比事实上更可知。这个词使得人们心中产生一种致命的错觉。这个错觉的核心是我们认为自己了解过去,这也表明未来应该是可知的,但事实上我们对过去的了解比我们自认为能够了解的要少。

二、后见之明的社会成本

1.后见之明的形成。

当一件不可预知的事情发生时,我们会立即调整自己的世界观以适应这种意外。

人类大脑的常规局限使它没有足够的能力重构过去的知识结构或信念。一旦接受了一种新的世界观(或者对世界某一方面的看法发生了变化),你就会立即丧失很大一部分回忆能力,无法回想起自己的观点改变之前的那些想法了。

我们无法重构过去的想法,这种情况会不可避免的导致我们低估自己受往事影响的程度。如果一个事件果真发生了,人们就会夸大自己此前作出预测的可能性;如果可能的事件并未发生,我们就会错误地回忆说自己当初一直都认为此事发生的可能性不大,而且人们不仅会高估自己最初的预测,还会高估其他人做出的预测。

2.后见之明的危害。

后见之明的偏见使得我们不可能对他人的决策作出正确评估。

后见之明的偏见对决策者的评估行为有着恶劣的影响,它导致观察者不是根据判断过程的合理性来评判一个判断的好坏,而是以结果的好坏作为判断标准。

好的决策如果产生了坏的结果,我们就会责备那些决策者,而对于那些只是在事后才能明确看出是正确的决策而言,其制定者也不会因此得到什么赞扬。

结果越糟糕后,见之明的偏见就越严重。

3.后见知名的社会成本。

1)后见之明的偏见让决策者采用官僚作派——极不情愿冒风险。

很难在事后评论人们是否严格依照标准运作过程行事,因此那些希望自己的决定能经受住后见之明检测的决策制定者只好采用官僚的做派——极不愿意冒风险。由玩忽职守引起的起诉变得越来越常见,内科医生们以多种方式改变了自己的诊疗程序:要求患者作更多检查,请教专家更多病例,采用保守疗法,即使这些方法未必奏效也要用。这些行为与其说对病人有益,倒不如说是保护了医生,埋下了利益冲突的隐患。不断增强的责任,可谓福祸参半。

2)后见之明和结果偏见会给不负责任的冒险者带来不应得的回馈。

例如某位将军或企业家一次疯狂的冒险举动竟然成功了,那些一直很幸运的领导者,不但从未因冒太大的风险而受到惩罚,相反,人们总会相信他们有很强的鉴别力和先见之明,能够预见成功,而那些曾经怀疑过他们的明智的人,事后也会被视为平庸,胆小懦弱之辈,几次幸运的冒险便会给一个不顾后果的领导人,照上耀眼的光环,极富远见,英勇果敢。

我想到:

1.在生活中我们多为后见之明者。

我们总是喜欢说:“我早就知道……”或者说:“早知道事情是这样,我就该……”我们会对世界产生认知错误。不仅高估自己最初的预测,还会高估其他人做出的预测。错误的认为人类可以预测和控制未来。

2.扁鹊三兄弟的故事正好说明了人们的后见之明的偏见对医生不公正的判断。长兄医术最高,可以治未病但却无人知晓。中兄治病于初期,所以名气只及于乡里,只有扁鹊善于治重病却名扬天下。我们对自己了解的事情所作出的判断并不是准确的。眼见即为事实的原则,让我们的判断出现了偏差。我们用结果的好坏来作出判断,而忽略了判断过程的合理性做出评估。

3.后见之明和结果偏见会让决策者两极分化,要么极不情愿冒风险,要么不负责任的冒险。我们需要对他人的决策作出正确评估,减小后见之明的社会成本。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6,602评论 6 481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8,442评论 2 38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2,878评论 0 344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5,306评论 1 279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4,330评论 5 373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071评论 1 28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382评论 3 40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006评论 0 259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3,512评论 1 30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965评论 2 325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094评论 1 333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732评论 4 32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283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286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512评论 1 262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536评论 2 354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828评论 2 34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 什么后见之明偏差 当事情发生过后,我们会认为自己早就知道结果会是这样”——这就是行为经济学上所称的“后见之明...
    空灵一月阅读 2,656评论 0 1
  • 当我们手头上只有有限的信息时,我们会不由自主的认为这些信息就是全部事实,然后按照这些可得信息构建出最可能的故事,如...
    持续学习持续成长阅读 677评论 0 1
  • 在《思考快与慢》前面一些章节的阅读中,我们知道无论是联想的神奇力量,还是锚定效应的作用,或者是可得性及典型性的偏见...
    易小加阅读 816评论 0 4
  • 结果越糟糕,后见之明的偏见就越严重。遇有重大灾难发生时,比如“9.11”恐怖袭击事件,我们尤其容易相信那些没能预见...
    伴夏_aacd阅读 161评论 0 0
  • 16宿命:用概率思维提高你的胜算 以前的我是风险厌恶者,不喜欢去冒险,但是人生放弃了冒险,也就放弃了无数的可能。 ...
    yichen大刀阅读 6,033评论 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