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最近一段时间电视剧《人民的名义》着实火了。不论是平面媒体,还是立体媒介;不管是声光电媒体,还是纸质媒介都毫不吝啬地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对该剧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挖掘报道,以满足普罗大众一种欲说还休的心理诉求。
在政治生态催生的话语生态日渐成型、成熟的社会生态环境下,带有鲜明的时代色彩,映照独特的中国政治生态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被搬上荧屏,确实有一种万里惊鸿一声嘶鸣的“荡气回肠”之感。十年的“冬眠”,十年的磨砺,一朝出鞘金光闪耀,灼人耳目,这当是对《人民的名义》剧本创作者周梅森从酝酿到创作,再到完稿付梓一路走来最恰切的描述。“该剧不是宣传腐败,而是遏止和打击腐败。”在这个大前提下,电视剧从现实生活的众多素材中截取一些散点式的的碎片,然后通过艺术手段的加工,再通过创作者的文学再加工、再创作,经过“十月怀胎的阵痛终于一朝分娩”。
从该剧的名称看,“人民的名义”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浓浓的人文关怀。国以民为根,国以民为本,这种“民本思想”应该漫溯到遥远的诸子时代。得民心者得天下,亚圣当年面陈国君,以推行自己的治国理念时,尽管具有狭隘的时代局限性,但从宏观上审视,能够把人民的利益放到优先考虑的层面,这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进步。经过漫长的时代长河的淘洗,历史画卷中鲜活的事件和血淋淋的教训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世人——弃人民的利益于不顾者,终将被人们抛弃。也许正是出于这种用意的考量,以“人民的名义”为剧名,这本身就是“扼住咽喉”的聪明之举。事物在曲折中发展,这是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最基本的原理之一,也是对事物发展规律最根本的概括。纵观这些年中国政治生态,尤其是官场起起落落的发展,一朝君臣一代人,山河未变,改变的仅仅是姓氏。而江山易主,随之带来的自然是“治国安邦”理念的变化。但是,不管名称如何变换,形式如何多样,始终不能改变的就是政治的天空、官场的环境应该始终保持“风清月明”,只有这样,才能“国泰民安”。否则,乌烟瘴气除了模糊了大众的双眼,更污染了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既伤了身,更寒了心。长此以往,真的会“国将不国”。从大的层面上看,稳定、安定、和平、发展、富强的普世性心理需求的需要;从小的角度说,个人衣食无忧,人人都能够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望的期许,两相对接,为《人民的名义》的火爆注入了助燃剂。
综观该剧反映的内容,官场、商场是其推演故事,展示人物形象,揭示人物心理的主要舞台。没有征战沙场刀光剑影的酣畅淋漓,但没有硝烟的暗流涌动的博弈更惊心动魄。官,升迁降落;商,盈亏得失。两条线本不应该有交集,二者平行发展方可相安无事。可是,在特定的社会大气候、大环境中生存的两者经过“各显神通”的各路大仙聪明智慧的嫁接,借助“媒妁之言”冠冕堂皇的“拉郎配”,在某一个点上找到了“媾和”的基点。于是,具有独特职业特色的官场、商场文化开始被培植出来,各种“江湖秘笈”的“独门绝技”也就有了用武之地。阳光明媚的时节展现的是风平浪静,华灯初上时上演的则是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后宫”搏杀。穷极所有的心力搜寻,在荧幕上见到的除了官,就是商,很难觅见民的身影(有人会嘲笑我的短视与狭隘,单纯的人民理解为布衣和乡野之人)。既然是以“人民的名义”为视角来反映社会和时代发展洪流中出现的曲折与跌宕,在以光鲜亮丽的高大上作为角色的同时,也多少给“人民”留下一点点上戏的镜头。只有从受众者真正的心理诉求考量,艺术品才能收到撼人心魄的效果。俗话说:“一千种生动形象的描绘也敌不过一朵具体鲜活的花。”从电视剧反映的主题看,其重在揭示特定时代发展所催生出来的特定的环境与气候。表面上指向社会的某一个层面与角度,其实则关涉到国家和民族的整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当一点出现病变而漠视其存在,任其发展扩散,其最终的结果是可怕的。也许,选取公众最为关注的一个点,进行细致入微地刻画,把生活真实的再现与艺术唯美的表现相结合,从一个横断面对现实进行影射是电视剧组创团队和剧本创作者为这个时代奉献此部大作的出发点。
尽管电视剧少却“人民”的戏份,但其所反映的问题,揭示的主题却与“人民”的生活和利益息息相关。从这个层面上说,电视剧取“人民的名义”还是很接地气的。不过,文学的表达与生活的真实还是属于两种不同的反映社会人生的方式。对生活真实的揭露除了需要借助艺术的曲笔,更应该要有一种“敢于直面现实”的责任担当。遮遮掩掩欲说还休固然具有含蓄之美,但要收到很好的“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效果很难。一朵花的真实与美丽是有限的,如果无节制、无原则地对其进行大肆渲染,有时候会偏离真实的花给人带来的审美愉悦和享受。不可否认,《人民的名义》着实表现出了敢于直面现实,直陈现实的胆识与气魄。可是,各种媒体过度地聒噪与造势,反而遮蔽了其固有的纯正东西。肥皂泡的美丽让人艳羡,但经不起风吹日晒。任何事物,一旦被敷上光鲜亮丽的外衣,其本真的东西就会被世人忽视。少一分喧嚣,多一点安宁,让事实说话,这样艺术作品所起到的作用才可能会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