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箅子”一词,应该不属于鲁西南方言范畴,应该为普通话一个词语。本文主要是想借它说点以前鲁西南地区有关箅子的老物件、老用途。
“锅箅子”。鲁西南农家使用大锅做饭,一般都用“锅箅子”馏馒头。举上世纪八十年代时,鲁西南某些县市农家一例。农家过年来客了,做好菜之后,就会将白菜切好,放入锅内,倒入适量水;然后从墙上拿一个“V”型木棍,有人将这个“V”型棍叫“锅梁子”,也有人称它为“锅柯杈的”或“锅圪杈的”;接着在锅圪杈的上放上圆形的“锅箅子”,在箅子上铺上湿麻布;最后放入需要馏热的馒头、花糕、菜馍、团子等,有讲究的人家,会放上两个生鸡蛋,馏熟后確鸡蛋蒜吃。馏好馒头后,拿出锅箅子、锅锅圪杈的,之后放入适量粉条,加入几勺预先作好的红汤羊肉汤。饭成后,加入点芫荽、自家炸的萝卜丸子,盛入碗里,端上桌,一人一碗,开吃,心里那叫一个熨帖。
“炉箅子”。上世纪八十年代,鲁西南农村实行土地承包制改革了,家里经济比较宽裕点,到了冬天,有的人家会自己糊煤球炉子。到集上买来现成的砖窑厂烧制的炉胆,到铁匠铺里买来炉箅子,拿回家后,找来一个铁皮的旧筲。先将筲的下端挖一个圆洞,用几块碎砖头围着圆洞做一个“U”型坑,找平整后,再放上炉箅子,接着在炉箅子上放上炉胆,固定好后,在炉胆和筲之间的空隙里,放入和好的泥巴,捣结实、与筲上边沿整平,这个自制煤球炉就完工了。这样的煤球炉,一个大人如同提一筲水一样,可以移动煤球炉,可做饭、可烧水、可取暖,方便嘞很。
“木箅子”。以前,鲁西南农村都是在自家院子里,散养鸡鸭鹅。为了防止小鸡、小鸭跑出自家院子,都会在院子的排水洞口,安一个木棍做的箅子。如此以来,既不影响排水,又防止家禽外出,同样也防止黄鼠狼钻进家里。
箅子在过去一般由切割、打磨好的竹片,纵横两层扣接在一起,架在锅等炊具中,用以蒸焖食物的炊具,多为圆形。现在出现了一些聚合材料、不锈钢等合金材料制成的箅子,再加上边框,便成其为笼屉了。另外,箅子也出现在给排水设施设备名称、机械设备名称之内,如镂空的窨井盖可以叫箅子,水管中用以过滤杂质的金属网可以叫箅子,水龙头上的过滤头子也可以叫做箅子,油箱口上的金属网也叫箅子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