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孩子在练琴时拖拖拉拉,几度落泪,表示不想练习,讨厌练习。于是,妈妈把自己描述成了一个“不爱学习”的人,爸爸“不想写论文”“不想上班”,奶奶“其实也不喜欢呆在家里”,“大家都在做自己并不喜欢做的事情,并努力吃苦坚持着”。这个我们顺嘴描述出来的世界多么不值得期待啊。大人把“同理证得”应用得太轻率,为了说服孩子坚持一个目前在她心中并不讨喜的项目,轻易就把关于“长大后”的美好一面全都涂成了黑色。对于一个小孩来说,这实在是太恐怖的事了。
或者,每个人不能选择只做自己喜欢的事,但不是“只有喜欢的事情才能做得更好吗?
难道,爸爸妈妈奶奶每个大人都没有自己喜欢的事情吗?孩子说:“妈妈,老师今天课上问我们父母喜欢什么?我回答不上来。”孩子转头问我:“妈妈,你喜欢什么?”我一时语噎。
难道,人生只有“知难而上”不能“扬长避短”,更不用奢望“乐在其中”么?
我想,我们的“吃苦教育”也许是有问题的。我们被这样教育着长大,静下心来问自己,还真答不上来“到底什么是我真正喜欢的”。喜欢,应该是你一旦闲暇就忍不住想要摆弄两下,没有心理负担只有享受的兴趣项吧。不求技巧多高明,不论迷恋时间长短,它是没有任务性指标的一个选择。在吃苦教育中,许多来源于好奇、出于本真的“喜爱”被硬生生打上“用功”“不能半途而废”这类强制性标签。
我想起那个心理学小故事,孩子们在窗外喧闹玩耍,老人想出了一个办法,花钱请孩子们来门前玩耍,每天给钱越来越少,孩子们原本是自己愿意来玩,后来却渐渐以为自己是为了得钱而来玩,游戏变成一个任务,被外在的因素控制了,便丧失了其本身的有趣之处,与任务完成相对应的奖励减少时,孩子们“都不愿意继续玩下去了。”
再看父母这边,要求孩子“吃苦”,这无疑是父母纠结着做出的选择。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快乐至上”呢?但我们往往会说“现实多残酷”“我们自己不就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嘛!”但是面对孩子,如果我们的耐心和自信再多些,我们应该会选择鼓励孩子放开心胸,去拥抱真正属于她的,个性化的未来。我们至少应该不要摧残她追逐自己真正内在价值的勇气,生活不应该只是过成别人眼中的成功,这个“别人”也包括父母。
作为父母,我们自己身上书写的是“顺从”“顺应”和(或者很大一部分人)“挣扎在并不喜欢的状态,却没有勇气跳出来重新开始。”我们不敢做梦,很久以前,我们没有学会怎么“造梦”,落下了毛病,以为“梦想的不切实际”把它美好的那面也抵消了。其实,恰如弗洛伊德所说“梦是理想的达成”,我们应该教会孩子做梦,不管现实如何,尊重他们做梦的权利。
父母忘记了自己喜欢什么,孩子只看到在生活中随波逐流的父母,自然答不上来老师的问题。这个问题的答案,要请父母们自己回童年里找了。孩子的童年就在这儿,如果我们不想让她过早迷失自我,就不要举着“吃苦教育”的大旗恐吓她了。
“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了自信的孩子。(《正面管教》)我想到这里,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让我们回到问题本身来解决问题吧。孩子的自信在练习中屡屡受挫,不再爱学,我们便“简单粗暴”(原谅我的直接)揪着她的“态度问题”开始教育,这拔高了的教育风格让孩子很难从内心里认同,父母站着说话(不腰疼),孩子身在其中情绪更是难以自拔,而同时,所有“吃苦教育”对于“苦”的描写,让人窒息,孩子的“未来憧憬美梦”被抹得一片漆黑,我们怎么非要逼着孩子在“黑暗中寻找光明”呢?为什么我们要将世界描写成这样?套用《正面管教》里的一句话,这也是作者最受欢迎的一句话:“我们究竟从哪里得到这么一个荒诞的观念,认定想要让孩子做得更好,就要先让他感觉更糟?”很荒诞,不是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