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知道学习要有计划,有的人总能把计划按时达成,有的人一拖再拖,常常中途放弃。
人人都知道学习要有方法,为什么学了那么多方法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同样是读书,有的人信手拈来融会贯通,把知识转化成战斗力,有的人书没少读,问起来却是一问三不知。
也许你会说:不是说一万小时定律吗?我练习了一万小时为什么还是没什么卵用?
工作几年后,和你一起毕业的同学一路绿灯升职加薪走上人生巅峰,有的大学时名列前茅,毕业后却原地踏步,很难担负重任。为什么有的人很努力,却一直会停滞在只是「看起来很优秀」?种种困境引导我们反问自己和优秀学习者的差距,日常的学习中究竟是缺少了什么?
在学习的过程中,每个人需要一个雷达系统,这个雷达能帮助你知道自己在学习,知道自己所处的学习阶段和情绪状态,知道自己是不是制定了正确的目标,知道自己是不是学会了,知道自己是不是在正确的轨道上奔跑,知道自己接下来应该做出什么行动达成目标。
而作为课程设计者,就是在了解了这个雷达系统以后,结合学习者的个性化问题为这个雷达系统安装了一个私人定制的引擎装置,这个引擎装置就是为围绕“认知策略”的听得懂。
我们先说一个概念:认知策略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认知策略是习得性技能,很大程度上用于教学设计。
所以。我们在在了解了人们是如何学习、记忆、转化、应用知识以后,而设计的教学方式,让课程更具有应用性,从而创造价值,那么人们是如何学习的呢?
这里是一个大脑学习的简化模型:输入-注意力-短期记忆-编码/整合-长期记忆-检索-应用
在这个过程中,第一步是输入刺激来吸引大脑的注意。这些刺激可以是外部的(如人体的五感),也可以是内部的,如饥饿、疼痛、欲望,甚至是大脑其他部分产生的想象。受到大脑注意的输入会被转化成短期的工作记忆如果工作记忆足够重要和有趣,大脑就会对其进行编码并储存为长期记忆。日后如果遇到合适的触发因素,大脑就会取回相关信息(通常包括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甚至情感),并进行调整和应用,只有完成了整个过程(包括取回和应用),学习才能创造价值。
遗憾的是,这个过程中存在着几处瓶颈和无数潜在障碍。课程设计者和讲师需要了解大多数障碍并采取规避措施,才能有效地实践和运用。
接下来, 我们看看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到底需要做到哪些事情,才算是正确的使用了我们大脑的学习才能,以及如何把相关研究理论应用到企业培训和发展项目中。
1、不输入意外性,就没有注意力
学习的知识,会在大脑中构建模型。模型的作用有两个:
①下放到潜意识,提高信息处理效率;
②预测未来,更好的应对变化采取行动。
外界信息如果能够被潜意识的模型预测,没有意外性,就不会引起大脑足够的注意力。
比如,我们日常生活都在做的刷牙洗脸,没有任何意外的话,根本不会引起大脑注意,我们会边做这些,边想别的事情。
而我们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时候,就不一样了。比如,当我们碰到危险的时候,上课被提问的时候大脑会全速启动,注意力高度集中,这时候我们的大脑短时间内就会记录大量的信息。
甚至因为信息密度过大,我们回想时提取信息的速度又相对固定,这会让我们产生时间被拉长的错觉。
意外性很重要,这也是自媒体文章喜欢用标题党、新奇特内容吸引人的根本原因。
2、没有注意力,就没有形成记忆
没有引起注意的信息,要么直接被忽视了,要么被潜意识处理了,这都不会引起意识的注意,不会形成记忆。
在学习的时候一定要专注,短时间的高效率,比长时间的三心二意的学习效果要好很多。
比如在练英语听力的时候,很多同学听着听着会走神,导致不能听完一个完整的单元,所以在前期做精听的过程,不仅仅是熟悉听力难度,更是让自己全神贯注,找到自己的节奏。
3、没有重复刺激,就没有长期记忆
在美国1999年世界记忆学大会上公布了一个成果,是“关于艾宾浩斯记忆曲线的定量性研究”研究成果表明在人类大脑记忆过程中,在某一时间内,会形成三种记忆,即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联想记忆。
我们以一个记单词事件为例,当记单词事件发生后,你在几秒钟之内会产生一个“感觉记忆”,这个感觉记忆转瞬即失,每个人各不相同,但基本上都在3、4秒之内,这个在记单词时不会感觉太深,在什么时候感觉深呢?感觉记忆之后还会有一个“短时记忆”,也叫“工作记忆”。这个记忆的延续时间也各不相同,大概在4~16个小时之间,不同的人相差四倍,这个在什么时候用到呢?比如:老师在课间给学生说:下节课要听写昨天学的单词,你特别着急,下课后赶紧背,管不管用,管用!但是放学回家吃顿饭或玩了一下,就什么也记不起来了,这是短时记忆,也是记完后马上会消失掉。在这两个记忆消失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个长时记忆痕迹,这是我们最关心的东西,也是最有用的东西,你真正的记忆,学习一个单词,学习任何东西,都会用到长时记忆痕迹,它是一个抛物线,就会有个最顶点,是个最高点,这是你这次记忆单词的记忆最强点,这个点能产生一个记忆强度,在这,还能产生一个记忆时间T,在这个个时间段,你对这次记忆单词会产生一个这次的一个最强点,那么,我简单的来说,这个时间段T,在这进行第二次的拉高复习,这是最有效的,我们反复翻书,也就是反复刺激,就容易形成长期记忆,就是这个道理
4、没有联系旧回路,就没有效率
激活旧知是指学员吸收新知时,相关的旧经验被激活,学习才能够得到促进。大家总是用以往的信念、知识和经验来解释世界 掌握新知就是把新知转化成旧知的过程,这就是需要学员具备消化新知的酶,激活旧知就是激活这些消化新知的酶。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如果能够跟已掌握的知识结合起来,学习效果是加倍的,这也是为什么单词越背越容易,越背越快。实践证明,从零开始构建新的神经回路形成记忆,要比联系已有回路构建记忆困难很多。
5、没有模型化,就没有学习效果
以下棋为例,我们刚开始学下棋的时候,只能够记住每个棋子的移动规则。练习了一段时间之后你也许有能力判断1-2步之后的局面,而那些下棋高手或是专业棋手甚至可以计算到10步之后的棋盘。
你走一步用的时间,高手就可以预测到后续的棋局变化,这种差异其实就是思维上的差异。
万维钢在《万万没想到》一书中说到,“人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绝非是零散的信息和随意的动作,他们大多具有某种’结构’”,这些结构就是模型。
学习的知识,没有经过提炼压缩,模型化。那么,学习的效果也只是增加了一段记忆。下一次出现新问题的时候,记忆只能提供有限的参考,而模型才能提供有效的预测去解决新问题。
6、没有实践应用,就没有检验有效性
把知识应用于实践有两点好处:
①知识具有局限性,会被不断的更新,甚至推翻,实践可以检验知识是否依然有效;
②知识和实践相结合,可以让我们的大脑丰富知识的记忆维度。
比如,我们学习一个菜谱,文字和视频只有视觉和听觉记忆。但是,我们亲自实践一次,就会形成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情感等多维度的记忆。多维度记忆相比于单维度记忆,能形成更大的、更稳定的神经回路,不容易被遗忘。
7、没有“好的”结果,就没有积极动机
实践应用产生的好的结果,能够形成积极的反馈,促使我们再次主动获取信息。产生的坏的结果,会形成消极的反馈,降低我们获取信息的主动性。
其实,客观的结果是无所谓好坏的,真正影响结果形成积极还是消极反馈的因素,一般是来自于他人对结果的主观评价影响到了自己的动机。
比如,考试取得了很高的分数,可能会收获同学、老师、家长的积极评价,就能形成正反馈;高分数也可能收获的是某些人充满嫉妒和恶意的评价,就会形成负反馈。
动机还可以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内部动机是指自身的理想、信念、喜好等,外部动机指的是物质奖励、他人评价、社会规范等。
对于动机而言,积极动机肯定是优于消极动机,内部动机优于外部动机的。
8、没有校正更改,就没有长期有效模型
模型和知识一样都需要不断更新和修改,甚至推翻重构。
世界上没有什么万能的模型,每一种模型都具有局限性,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断修改校正才能保证模型的有效性,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采取行动,解决问题。
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需要从吸引注意力开始,一步一步到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产生好的结果,给自己提供一个正向的动机,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闭环。
如果你的学习过程是半途而废的,那么你的学习效果也会大打折扣,甚至会把学习变成一件很痛苦的事情。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知识也不是一次性就学会的。
我们需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自我革新,才能让自己真正深入的掌握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