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研一个月,我把自己煮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文水你问我象牙塔是什么地方,我想说,天堂。

如果你没见过天堂,你就去读书,读本科,读研,读博,毕了业,你就什么都知道了。可能,也什么都不知道了。

可我今天想说的却是,温水煮青蛙。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打从考研开始,我就抵触。隐隐的拒绝,淡淡的忧伤。

虽然所有人都羡慕,说你都念研究生了,还想那么多干嘛,好好享受最后青春三年。只有我自己知道,我将会如何在这样的温水中被一点点煮熟透,外酥里嫩那种透。

很多人都看过《肖申克的救赎》,里面有一个角色老布,在监狱里被关了50年,混的如鱼得水,可当被释放的那一刻却濒临绝望,已经完全丧失了适应外面现实世界的能力,无依无靠,无法生存,最后只得自杀。

起初你讨厌它,然后你逐渐习惯它,足够时间后,你便深深依赖它。”这也就是为什么我认为,任何能让你产生依赖的事物,都需要谨慎提防。

读研不到一个月,我已经爱上这个“天堂”。天上一天,人间一年。我们都被煮了,从温水中的挣扎,到沸水时的再也无力挣扎。

校园的好,就好在它有求必应。别人问我读研什么体会啊,我说,开心。开心到什么程度呢,夜不能寐,食之无味。不夸张的说,按着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大学校园足以满足你的任何需求。

第一层:生理需求:校园里的物价低到你难以想象。复印1角,早餐5元,每顿饭均价不超15元,热水免费供应,整晚不断电。重回校园以后总有一种生活质量下降的感觉。

第二层:安全需求:更不用说校门口保安是如何严防死守,一只苍蝇飞进去我都怕门卫大叔叫它刷校园卡。

第三层:社交需求:开学以来每天都在扫二维码,加微信。有时候真有一种误入传销组织的错觉。说实话加的百分之80 的我并不认识,打心眼里不喜欢这这种玩儿命扫码的感觉,加了好友就是朋友?不见得吧。当然了,还有我听说过没见过的校园恋情,天知道有多容易。昨天陌生人,今天扫码,明天在一起,后天分手。都是常态,习惯就好。

第四层:尊重的需要:更不用说了。刚开学,新鲜劲儿还没过,谁跟谁还不都的买个人设,装个文质彬彬,由于并不想过早暴露,所以都相亲相爱,一团和气,相互尊重。至少,看上去,佷走心。

第五层:自我实现:最高层次了吧,这个不好满足吧。可是打开学我就开始自我实现,各种体现自身价值,从第一天就开始。开心是真开心,焦虑也是真焦虑。焦虑的是,自己卖的好好的学霸人设可能分分钟要崩。除了及时行乐,也就只能活在当下了。

这就是象牙塔的魔力,一年前死活不想念的书,三年前说过的死活不考研的话,分分钟打脸。如果你问我要不要考研,我会立刻告诉你不要,除非你知道你为什么考研。如果你说你是纯粹为了读书而考研或是为了学历考研,那么,恭喜你,你被煮了。

所以,为什么我一直很赞同亚里士多德提到的“中庸”才能通向至善,也是适合大多数像我这样的俗人的生存准则。就是因为,你需要时刻保持荣耀,保持优雅,同时,更要保持警惕。因为,除了无忧无虑以外,你还剩下了什么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Android 自定义View的各种姿势1 Activity的显示之ViewRootImpl详解 Activity...
    passiontim阅读 173,540评论 25 708
  • 2015年12月某日,我在某大厦某层对 GoogleMaps 进行逆向,最终解决了别的程序员留下的一个蛋疼问题。在...
    几千里也阅读 189评论 0 1
  • 《跃迁》四 ——联机学习之知识变现价值 昨天我们学习了第三章‘’联机学习’前面的两个部分,怎样学习和怎样提问。今天...
    彩玉5435阅读 191评论 0 0
  • 细数起来,我有一些被良好对待的体验。有一晚在公园散步,和一位朋友打电话,原本我们的沟通是均衡互动的,忽然我就...
    阿拉比卡纳阅读 800评论 0 0
  • 每个人都有秘密,只是这个秘密的保质期有多长,那就很难说了。 人格的定位,只能是从表面现象分析,而对自我的认知,只有...
    丿落花殇丨TCJ阅读 360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