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作业:故事之妙

一、

“小甜甜”

“小甜甜”

我拿着她最爱的甜食,当然也是我的最爱,站在她面前,用力睁大眼睛,眨呀眨,嘟着嘴,用最温柔的声音喊着,等着她的回应。

听妈妈说,求人办事是件脑力活。那么对几岁孩子来说呢?求人办事是烧脑吧。卖萌不行,就说她们爱听的话。

为了求小姨,只好叫她爱听的名字“小甜甜”,奉上她爱吃的零食。

“小甜甜”

“嗯?”

“想看佩奇,可以吗?”

“在那呢!”小姨依旧低着头,玩着消消乐,手抬起来,指了指沙发上的佩奇玩偶。

“是电视,可以吗?”我看一下远处的妈妈,靠近小姨耳边轻声地说。

“问你妈妈”小姨抬头,笑着看妈妈。

“不可以”我低着头,玩着手指。

二、

此时,小姨放下手机,把我抱起来,放在她的对面坐着。

“给你讲个故事,想不想听?”

“好吧!”总比没有强吧,我坐好,等待着。

“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你想想屋子里,没有窗户,世界是什么样的?”

“啊,没有窗户就看不到外面了。”嘿嘿,答得不错吧?我盯着小姨,想着夸我吧!

小姨看了我一眼,说“很棒,故事现在开始。”。

“在距离现在1590年的南北朝,有一个国家是梁朝,那里有一位人人都知道的大画家,他叫张僧繇。他画的东西,就像真的一样。

当时,皇帝梁武帝信奉佛教,修建很多寺庙,听说张僧繇画的好,请他为寺庙墙壁作画。

有一年,金陵的安乐寺墙壁需要画四条龙,张僧繇只用了三天时间就画好了。

好多人听说大画家在寺庙画了龙,都过来参观。

“画的好逼真呀,像活的的一样”

“这次没有白来,能看到大师的作品。”

大家一边看一边感叹着。

可是,人们走近一看,“怎么没有眼睛呢?为什么不画上呢?”,大家看着张僧繇,脑袋上似乎挂着问号。

张僧繇解释说“龙画上眼睛,就飞走啦!”

“怎么可能呢?”

“这么逼真的龙,少了眼睛,多遗憾呢!”

大家认为他在说谎,为了看到一幅完整的画,都要求他画上眼睛。

“我只画两条龙的眼睛,其余两条留在寺庙”张僧繇被逼的没办法,想了半天,才同意这样做。

张僧繇走到墙壁旁,提起画笔,轻轻地为两条龙点了眼睛。

过了一会儿,乌云瞬间包围天空,大风似乎在狂吼,雷鸣电闪,在电闪之间,人们看见被“点睛”的两条龙张着爪子,晃动着尾巴,转了个圈,冲破墙壁,直冲云雾中,在天空消失不见。

几秒钟后,阳光灿烂,淡蓝天空伴随着白色的云,好像之前一切都没发生过。

人们抬着头,望着天空,张着嘴,一动不动,惊呆了。之后,大家心情缓过来,看向破了的墙壁旁边,只留下没有眼睛的两条龙,有眼睛的龙消失不见了。

后来人们根据这个传说引申出“画龙点睛”这句成语。”

三、

小姨停了一下,拿起杯子喝了口水。“喂,妞,故事好听吗?”

我舔了舔嘴,摸了摸肚子,多亏那颗糖陪着我,“好听!那两条长了眼睛的龙哪里去了?”。

“走了。这个故事用来比喻说话、写文章,在关键的地方,写上一两句总结,说主要的意思,起到点睛之笔,使整体更加生动。哎,别困,别困!”小姨喊了几声,双手握着我的手晃了几下。

“哼哼,看你难得来一次,陪你吧!”我心里想着,继续坐好。

“你看啊,龙因为有了眼睛,立刻飞了起来。没有眼睛的龙,只能呆呆的挂在墙上。眼睛是不是很重要呢?”

“是啊!”

“小姨,戴着这个眼镜,好看吗?我摘下来,你再看看?”小姨指着脸上,问我。

“戴着,不好看!别戴着了。”我把眼镜拿走,不给她。

“我没眼镜,看不清楚了。知道为什么这样吗?小时候长期看电视,用眼过度,就看不清了。你妈妈每天给你两个小时看电视,是为了保护你。向外看,你能看到,远处的蓝天白云,美不美?我却看不清啦!妞,好好保护眼睛。”小姨絮絮叨叨说了一堆。

为了不变丑,还是乖乖听妈妈的话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北大经济学课,第9课微信里面打开 本课总结:存活是一个基础,同时存活也是稀奇。稀奇同时也存在比率,稀奇的产生一是自...
    缘是你的俊阅读 35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