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主义是一种理性。人有时被自己的感性摧毁,是因为理性虽然有力,但它不是能够带来安慰的东西。
也许在潜意识中,人并不喜欢他人说出自己的内心。你以为自己独一无二,而事实并非如此。
不好的事情不是死去,而是不美。
什么是爱。爱,不能说。说出来的都有偏差,被两个人的观念撕扯,失去完整,也不再单纯。爱没有形状,没有性质。它是一种体会,带有禁忌,那是神赐予它的深沉。你以为你知道什么是爱,但它不是人的声音能够发出来的。
一些人爱你,但他们所爱的,也许是由你而生发出来的幻象。他们所爱的,仍是自已的心。你不过是一个工具,一个载体。是他们隔岸相望的烟火。
只有在爱的关系里,人才能够得到敞开自我、暴露身心的机会。如同回到幽暗温暖的子宫,得到被容纳的允许。这是爱的美好部分。而它负载的另一面,是被屈从的肉欲,被征服的孤寂,被渴求的贪恋。世俗关系大多由此而起。本来寻找的是回归,最后却视彼此为工具。争夺自由,倾轧尊严。逐渐成为一种毁灭性关系。
有时不能说痛,也不能自我暗示这是一种痛。这是高贵的克制。
若能置身事外,才不会画地为牢。
呼啸而至的事物,通常都不是意外,而是已趋近我们很久,在它前来的道路上进行了很久。如果人的视线不被局限于眼前可见的范围,就可以见到它的来源和因由。
看完一本书,即使觉得好,日后也常常想不起其中句子,也不会使用或摆弄。也许阅读它,如同喝下的一杯清水,不过是维持日常生存。
当你爱着对方的灵魂,你会更客观和自在地对待彼此的肉身及现实关系。
恨太用力,因为它坚固不动。而爱是流动的,渗透的,无形的,充满的。恢复对人性的宽宏,感觉得到泉水的清洗浇灌。这是自我恢复、调整、完善的过程。
美是健康。健康是寻常,无事,一种淳朴和正当的状态。世上没有比平常更高深的境界。佛心即平常心,别无他物。
有些人在庸碌人世从不惧怕面对两件事:及时行乐。死亡。
表演已结束。勿留恋忘返,勿黯然神伤。真正的戏子四海为家,转头即忘。
在每个人的心中,存在着两个孩童。一个温柔,向善,天真,需求拥抱,倾向给予,朝向光的来源。一个敌意,警惕,顽劣,偏执,以黑暗和争斗为食。我们需要穷尽一生来驯服和看顾这两个孩子,他们有时平静共存,有时你死我活。其中任何一个死去,心都将失去活力。
大雪茫茫下了一夜。白日冰雪消融之后,一切暴露无遗。依旧是茫然的大地和空虚的城市。雪仿佛是幻觉。
有效运作需要内在的道德核心和结构。如果核心是有错误的,不管运作多么前进,就是深刻的危机,在摇篮里就会指向死亡。
我并不惧怕你我化作了灰。只希望这灰烬的每一个颗粒都是被充分烧尽的。
不起疑心,没有贪念。记得即刻惜取,最好转眼就忘。这便是直指尽头。
超出他者的美有事会成为一种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