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销售和销售管理那么多年,深知,没有任何一个人,任何一家公司,能做全天下的生意,你也没有能力让所有人都成为你的客户。
同行的存在,是促使行业发展的更好,促进个体或企业成长的更快的一面镜子。
在时间、能力、环境等多方面的加持下,最后有人走得长远一些,有人选择暂停脚步去创造新的东西。
也就是所谓“适者生存”。
只有行业更好,更规范,对于行业从业者来说,才能看到更多可能性的未来。
回到个人。
一个咨询师,一年能服务的客户是有限的(做培训的除外)。
坦白讲,我目前一年能最大限度服务的整案(案例式,咨询周期4个月)客户也就50个,加上轻咨询(单次1-2小时)一年百十个,加起来一年能服务的总客户数不会超过200。
一来这两年没怎么做自媒体,客户资源没那么多;二来给家庭尤其父母和个人成长留的时间较多;三来能力还在不断提高中。
也许以后随着宣传的加强,能力提升,咨询方式改变,个人时间安排调整,可能能服务更多人,或者是更少也有可能。
十四亿人里有200认可并达成服务,何其有缘呐。
以前我们常说,销售最大的敌人不是竞争对手,而是自己。
对咨询师也一样,你的竞争对手不是同行,而是你自己 ,是不断变化的是市场需求。
不要把目光盯着同行,也不要想着我超过谁,这单咨询就是我的。
能颠覆你的永远是你自己,一个字“变”,不要跟别人比,跟自己比,今天跟明天比。
我们满足不了所有的市场需求,我们能做的是,就是通过不断的发声,不断的把最真实的自我表达出来,吸引就可以。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都有自己的擅长,这就是”真实“,你不可能因为要做咨询,把自己包装一下换个样子,那样无法长久。
每一份吸引,都不会完全是因为你的专业度,因为在没有开启咨询之前,客户是没办法去评判你的专业度的。
他们能看到的,就是你这个人,你这个人是不是长时间的表里如一,是不是坚持在做一件事,是不是人格饱满,是不是专注或丰富多彩,总有一些特质是非常吸引人的。
很久以前就有客户问,怎么选咨询师。
每个人的选择标准不一样,我说我跟你说说我是怎么选咨询师,怎么决定买一些知识付费的。
我这人喜欢观察,不太会受现场口号或者什么宣传文案或者什么一大堆title的干扰。
我观察有几个点:
一是这个人的整体感受,给我感觉舒不舒服。
二是我会翻看TA的朋友圈,往前翻很久,看TA过往的生活及工作。
三是看TA过往的自己职场的一个成长。
所以我的评判是多维度的,职业发展好不好(底层能力),真实的人(生活、兴趣、工作多维度的展示,看人格饱满度),整体感受(能量层)。
太强太弱我都不会选。
有些人很厉害,但是我不会找他做咨询或买服务,我觉得够不上,就是我踮踮脚不够着。
我会选比我高1-2个纬度的,这样通过深层接触,跟着上课或者咨询,能完成自我提升的最大化,不会有太大的心理负担,也不会花太多冤枉钱。
那些接触下来整体能量、能力比我还弱的,肯定不会选。
我也有一些客户是因为看了我发的某句话觉得特别对就立马来付费了。
所以,你是什么样子,就把真实的样子放出来,你想说什么话,就说出来,事情就是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