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感觉---批判性思考的向导》英文原著 第九版
第一章 你是谁?
你有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吗?你之所以是你,是因为你选择成为这样的你吗?每个人都会受到生活时代和生活环境的影响,当地的文化会影响你的思维方式。我们还会受到别人的想法的影响。包括父母,朋友,老师,名人等等。
我们还会受到大众文化的影响:互联网上的信息,电视上的信息,新闻报纸,杂志上面的信息。商业化手机应用的信息:开发者为了持续吸引大众的眼球,越来越趋向于夸张地频繁地大量地使用刺激感官的媒体材料,比如暴力的,性感的,有视觉冲击力的图片视频。
执政者也倾向于通过控制各种媒体来灌输各种政策,理念,观念,来操控大众的思想。
各种各样的操控思想,心理,判断的理论发展得越来越高超,应用得越来越广。
如何拥有独立的人格: 1,试探性地对待自己的对于任何人,课题,场合情形的第一反应(自己去思考检验之前不要直接认可第一反应)。
2,明确自己为什么会做出这种反应。(是因为曾经受到别人的影响?过去经验的影响?媒体传播信息的影响?)
3,想一想:除了第一反应,还有什么其他可选的反应
4,问问自己:其他选项之中有没有比第一反应更合理更合适的反应。
第二章 什么是批判性思考
思考有三种类型:反思性思考,创造性思考,批判性思考。
批判性思考可以定义为:检测各种言论,争论,然后确定其是否有可取之处的过程。是一个探究真正答案的过程。批判性思考会通过提出各种疑问来分析各种课题。
批判性思考者的特征:拥有问合适问题的技巧;能控制自己的心理活动;对自己诚实,能承认自己不懂的,能识别自己知识和能力的界限;会把问题和有争议的可以作为一种令人兴奋的挑战;为了懂得而努力,保持好奇心,对于复杂的问题有耐心,总是准备着投入时间来克服迷茫;把判断建立在证据上,而不是个人喜好。对于别人的想法感兴趣,尽管自己倾向于不认同也愿意阅读聆听别人的见解;能认识到绝对性的观点很少会正确,会寻求公正的平衡的观点;自制力强,能控制自己的感觉,而不是让自己被感觉控制;习惯在行动之前先思考。
关于直觉:世界上有很多有名的人靠直觉获得过成就,但是他们的所谓的“直觉”是不是跟思考无关的纯粹的感觉很难明确。所以,依靠直觉做判断是不谨慎的。
批判性思考中的基本活动:调查证据(证据必须是相关的,充足的);释义证据(释义必须是合理的);做判断(判断必须符合逻辑)
批判性思考与写作:先把所想全部写下来,然后在慢慢验证。
批判性思考与讨论:只要有可能,提前做准备;做合理的预期(预期会自己被质疑);不要带着自尊心和个人喜好;在探讨中做贡献而不是支配探讨;避免转移别人注意力的发言方式(突然转变话题,无意义的自言自语等);积极地聆听;负责任地判断别人的观点;抑制叫喊和打断别人发言的冲动。
第三章 什么是事实?
事实总是很难获取的,理由有:
1, 不完美的感知(人的感知会受到个人欲望,兴趣,期望的影响);
2, 不完美的记忆(我们会忘记细节,但是当我们试图回忆发生过的事情的时候我们会借助想象去填补细节的空白;对于外部的错综复杂的信息面前记忆是脆弱的)
3,有缺陷的信息(因为这个世界很大,现实有很多个侧面,我们很容易被传达错误的信息)
最聪明最伟大的人也会犯错。
事实是被发现的,而不是被创造的。
弄懂因与果的关系:
1, 一件事情会先于另一件事情发生而不会导致其发生。(左眼皮跳了,今天就会有好事发生?)
2, 并非所有的因果关系都包含实物的作用力和必然性。思想也可以导致事情的发生:一个种族由于另一个种族的思想导致了黑人奴役,种族屠杀。(我们可以定义因果关系为:一件事情影响了另一件事情的发生的现象。)
3, 自由意志
人拥有自由意志——做出与强烈影响相背离的反应的能力。自由意志本身可以成为因果关系中的一个因素,可以胜过所有其他影响的一个因素。
4, 因果关系经常是复杂的。
怎样避免过度简化分析过程:记住,事情很少单纯地只是那么发生了;记住,自由意志是一个强大的因素;在事件链当中,一个结果经常成为一个起因;在非实物的课题上,结果总是不能预测的。
第四章 ‘知道’是什么意思?
检验你所知的知识:你和其他人所自认为的‘知道’,是真的知道吗?
第五章 你的观点有多好?
观点有可能是错的。
关于伦理道德的观点的判断标准:义务责任,理想典范(勤奋,正义,公平),后果(有益还是有害)
专家也可能犯错:获诺贝尔奖的细菌学家罗伯特 科萨 声称发现了一种能治疗肺结核,结果发现该物质会导致疾病恶化甚至死亡。
谬误的种类
1, 对于自身拥有作为人类优势的谬误。
2, 与个人思维习惯,个人态度,个人信仰,个人理论相关的谬误。
3, 人们的交流以及语言限制导致的谬误。
4, 一个时代流行的谬误。
有根据的观点与无根据的观点:
当我们需要向别人征求见解的时候,要向熟悉该领域的人咨询,而不是问对于该领域毫无关系的人。
要有责任地提出观点
技巧:
1, 理解形成观点的过程
■非批判性的疏忽大意的模式
第一步:感知
第二步:让一个观点在大脑中形成
第三步:把焦点集中在支持该观点的信息
第四步:坚持该观点
■批判性思考模式
第一步:感知
第二步:调查该事件课题
第三步:考虑所有可选的观点
第四步:决定哪个观点最合理
2, 抑制把你的观点当成事实的诱惑
3, 检测你的思想以防止非批判性的疏忽大意的模式进行
第六章 什么是证据?
证据的种类
1, 个人经验(问一下:该经验是典型的还是特殊的)
2, 非出版的报道(问一下:这个报道发源至哪里,我能否确认该报道是否确切)
3, 已出版的报道(问一下:该报道是否列举了所有重要项目的信息)
4, 目击证据(问一下目击者所处于的环境状态,心理状态)
5, 名人言论(问一下,该名人是否是收费的发言人)
6, 专家的观点(问一下,该专家是否在当下讨论的特定问题拥有权威性)
7, 实验结果(问一下,该实验结果是否已被其他研究人员再现过)
8, 统计资料(问一下,统计资料的来源是哪里,是否可靠,数据的新旧程度)
9, 问卷调查(问一下,调查对象是否有代表性)
10, 正式的观察结果(问一下,观察者的出现是否有可能影响被观察者的行为)
11, 研究结果
评价证据
什么构成充分的证据
1, 证据是充分的当它允许一个带有确切性的结论被提出
2, 当确切性不可获取时,如果一个观点被证明拥有最大的可能性(最合理),那么证据是充分的
3, 以上情形意外,证据必须被认为是不充分的。
第7章 什么是争论(论证)
定义:就像发生在正式辩论时一样,争论是两个以上的人的观点的交换。
一个争论的组成部分:前提条件和结论
逻辑者用来评价争论的基本原理:
1, 前提要么是对的要么是错的
2, 把前提条件与结论连接起来的论证过程是否是符合逻辑
3, 正确的前提条件加上一个符合逻辑的论证过程等于一个好的争论
4, 一个错误的前提条件或者一个不符合逻辑的论证过程会导致一个争论成为不好的争论
评价争论
评价争论的基本方式:决定前提条件是否属实,论证过程是否符合逻辑。
难于评价的争论有哪些
1, 当一个争论长过一段话(先做个总结再问问题)
2, 当你不确定对方的那个描述是前提哪个是结论(问一下对方的描述中支持对方观点的理由是什么)
3, 当一个争论包含了两个以上的前提条件(一个一个地评价前提条件)
4, 当你评价反对你的争论(寻找有别于自己和对方的第三个可选的观点)
5, 当一个争论包含了隐含的前提条件(先识别隐藏的前提条件再去做评价)
第二部分 陷阱
第八章 基本的问题:我的更好
自我中心主义者
自我为中心的意思:关注某人自己,只对自己的利益,需求,观点感兴趣。
种族中心主义者
种族中心的意思:极度关注自己的种群
控制‘我的更好’思维
方法:
1,保持这种意识:像其他人一样,我们自己也有“我的更好”这个思维倾向,它的影响会变得最大当课题是我们真正关心在乎的。
2对“我的更好”出现时的信号保持警觉。这些信号可以在我们的感觉和思想中找到
感觉:特别高兴,特别喜欢的知觉;要马上认可某个争论或言论的欲望,而不做更深入的评估;特别不开心,特别不喜欢的知觉;毫无迟疑地要攻击反驳某个言论或者争论的欲望。
思想:例如类似于”我很高兴专家们有着和我一样的立场’的思想
第9章 视角观点的错误
1, 方面的不足(视角的狭隘):世界上的学科知识太多,出于时间的限制,我们没有办法掌握所有的方面,信息。把太多时间精力投入某个特定的领域势必导致对于其他领域的无知。
2, 没有保证的臆断(想当然)
最普通的没有保证的臆断有:
人的感觉总是正确的臆断
一个想法被广泛报道的话它就是正确的臆断
拥有理由就证明了我们的论证符合逻辑的臆断
熟悉的观点比不熟悉观点更合理的臆断
如果一件事在另一件事之后发生,那么另一件事是由前面那件事导致的臆断
所有的事件和现象有一个单一的原因的臆断
大部分人的观点就是正确的臆断
事物的现在的样子就是它们应该成为的样子的臆断
改变总是更好的臆断
表象是值得相信的臆断
如果一个想法在我们的头脑里,那么它就是我们自己的想法,值得被捍卫的臆断
关于一个想法的深信度越强,那么这个想法就更合理的臆断
如果我们在别人的争论中找到一个错误,那么我们已经推翻了这个争论的臆断
3, 要么这样要么那样的看法:任何问题的唯一合理的观点是要么支持,要么反对。
4, 盲从:由于我们的懒惰或者恐惧思考而导致的跟从别人的例子(商业广告特别喜欢鼓励群众去盲从)
5, 绝对主义:相信一定存在规则而没有例外。绝对主义者期待关于问题的事实清晰明了,确切,简单。他们会对事实的复杂,隐晦感到没有耐心。
6, 相对主义:相信不存在规则,相信任何观点都有合理的时候
7, 倾向于改变和反对改变的偏见:有些改变会让事物变得更好,而有些则让事物变得更差。
第十章 过程中的错误
1, 对于证据的偏倚的考虑
其中的一种模式:只寻找支持你的偏倚观点的证据;
另一种模式:当挑战你的偏倚观点的证据出现的时候,你选择一个偏向于你方的关于这个证据的释义,尽管其他释义实际上更合理。
2, 双标准:对于自己的观点运用一种标准,而对于不同意我们的观点采用完全不同的标准或者要求更高的标准。
3, 仓促下结论:没有充足证据就下结论
4, 过分普适化:指的是从某个经验中推出广泛的结论
刻板:特别难以改变的过度普适化想法
5, 过度简化(例如:我们比其他人更了解我们自己)
6, 事件前后谬误:如果一件事件先于另一件事发生,那么前面的事导致了后面的事。
第11章 表达的错误
有以下种类:
1, 矛盾:没有任何叙述能够在同一时间同一条件下既是对的又是错的。为了克服矛盾,监视你自己说的和写的。当你发现任何不一致性的时候,小心地检验它。明确它是否能够被解释清楚,还是构成了矛盾。如果被证明它是矛盾的,那么从新检验那个课题,然后给出一个既有一致性的又合理的观点。
2,绕圈子地争论:指的是一个人试图用别的表达方式来表达的重复内容来证明一个相同内容的叙述。例子:如今离婚率增加了是因为更多的婚姻破裂了。
3没有意义的叙述:指的是这个叙述里面的所解释的理由是没有意义的。例子:卖二手车的商人这么表达:我们可以保证您的信用卡融资因为我们只卖质量好的车。 为了检测你写作里面的没有意义的描述,尽量批判性地观察你所说就像你观察别人的一样。问一下:我说的真的有道理吗?
4错误的权威:指的是从某人身上引用权威依据的时候,那个人实际上没有那方面的权威。
5错误的类比:指的是该类比经受不了仔细的审查。例子:1633年比萨大学的一个教授做这么一个类比:运动的东西,比如动物,拥有手脚和肌肉。地球没有手脚和肌肉,所以地球不在运动。
6不合理的呼吁
有以下种类:
对于情感的不合理呼吁
合理的对于情感的呼吁指的是不仅仅刺激人的感觉,同时展示其对于所要表达的观点的合理性,能够解释情感和观点之间的接合点。
而不合理的对于情感的呼吁是利用感觉来代替思考。例如:一个杀害双亲的罪犯乞求法院的宽容,用的理由是,他已经成为了孤儿。
对于传统的不合理的呼吁
一个合理的对于传统的合理呼吁指的是不仅仅告诉人们这个传统多么历史悠久,多么令人敬畏,而是同时展示为何它依然值得我们去赞同。
而不合理的呼吁则是想要保留传统仅仅是因为他们以往一直如此做。
对于中立的不合理呼吁
一个合理的对于中立的呼吁包含了为何中立观点和行动比不中立观点更好的解释。而不合理的呼吁则是建立在一个错误的推测上——中立总是好的。
对于权威的不合理呼吁
合理的呼吁这样的:有一个或更多的权威这么说过,然后进而解释为何权威说法应该被接受。而不合理的呼吁是:有权威这么说过,所以接受就好了不要问问题。
对于常识的不合理呼吁
合理的呼吁是:说“大部分人都相信这样”,然后展示这个相信的合理性。
而不合理的呼吁是:相信它吧,因为大部分人都相信的。
对于宽容的不合理呼吁:宽容对于任何场合总是好的。
第12章 反应的错误
种类有
1 自发地拒绝
指的是拒绝别人的批评而不是给与公正的聆听。自发地拒绝别人对于你的观点的挑战的诱惑是非常强大的。一个好的方法是:在你的观点和自尊之间拉开一段感情距离。把这种自发性的拒绝当成是你可以持有也可以放弃的东西而不是你自身的延伸。
2改变主题:指的是有意把当前的讨论改到一个不同的方向上去。
3转移证明的负担:指的是要求对方证明己方的论述不成立。
4稻草人:指的是把错误的词语放到对方口中然后扩展其错误性,而便利地忘记对方其实从未这么说过。
例子:讨论关于是否攻击性武器应该被禁止
A:我反对任何对于枪支的限制。来伏枪,短枪,攻击性武器其实没有什么不同。枪是枪,宪法权利是宪法权利。
B:你说“拥有什么类型的枪没有什么不同”。我说它们是有很大不同的。攻击性武器不是为自卫设计的,而是用于杀人,经常是无差别性地杀。这就是为什么它们应该被禁止。
A:所以你觉得你可以决定那种武器可以被接受哪种不行咯?!这就是每个珍惜宪法的人应该害怕的自封社会改革家的傲慢。
为了避免稻草人谬误,在引用别人的话的时候要做到一丝不苟的确切。
5攻击批评者:指的是通过攻击对方(的人格)来败坏对方的观点。观点是观点,人格是人格。有坏心眼的人也有可能说出事实。
第十三章 各种错误的结合
第三部分 策略
第14章 了解你自己
第15章 要善于观察:观察人们所说的话和他们说话的方式可以成为一个对于他们没说的观点和态度的有价值的线索。
第16章 选择一个课题(练习)
第17章 做调查
第18章 形成一个结论
评价收集到的各种各样的证据
评价你的资源里面的论述
作重要的区别
1人和其观点的区别
2 被说的内容和被说的方式的区别
3 为何人们会那么想和他们的想法的对错的区别
4个体和群体的区别
5 个人喜好和判断的区别
6 熟悉性和正确性的区别
表达判断
如何有效地表达你的判断
1努力给出公正全面的观点
2 处理可行性(probability)
3 使你的主题精确
4使你的预期确切
5 包含所有合适的条件
6 避免夸大
第19章 说服别人
说服别人时候的向导
1,尊重你的观众:没必要把“我尊重你们哦”之类的话说出口,而是落实到一举一动之上。
2, 理解你的观众的观点:每个人都很在意自己持有的观点,不能随便说你们的观点是错的,我的是对的,你们听我的。然后,我们如果想要改变某个人的观点,我们需要先知道这个人具体想的是什么,为什么会这么想。
3, 从一个与你的观众有共通的地方开始说。这是一个心理学的知识。绝不能以“实际上,你的这个想法是大错特错的”的话开头,因为这么说必然会引起对方的自发性心理反抗。
4, 采取积极的举措:一步一步建立你的论述,而不是把反对意见推翻。
5, 只要有可能,发表争论的时候要留余地
6, 当反对方的争论中有可取的点,要勇于承认。
7, 不要忽略任何相关的事实,尽管该事实支持的反对方的观点。
8, 不要用争论压垮你的读者:不能绝对地说“我已经证明了我的观点是对的,如果你们是聪明人就应该赞同的我的观点”之类的话。让读者做出自己的判断是比较明智的做法。
9, 把精力集中在评价过的最能说服你的观众的争论上面:讲一些观众想听的,而不是你觉得有必要的。
10, 绝不要用你自己不相信的或者不认为相关的争论。连你自己的不相信的东西你还试图让你的观众去相信是很不负责的。
11, 在你的观点获得认可之前给与时间:不用急着想要获得赞同的回应,如果你说的确实是对的,时间会慢慢证明。
PS:第一次完整的读完了英文原著,用时190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