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应该很少有人像我一样,看这部电影时流了四次眼泪。
第一次流泪,是朝圣的人们与家人们挥手告别,转身磕起了长头的刹那。他们虔诚的轻拍着手里的木板,狠狠的向地面滑去,头轻碰大地,再慢慢的起来,尤其看到九岁的小女孩扎扎迈着小小的步伐,跟着大人们磕长头的时候,内心涌现出一种说不清楚的悸动。从现在开始无论前方有多远,无论这条路要花多长时间,他们都要以这种方式不断的前进了。流泪,是为了他们心中的坚定,他们的那份坚定深深打动了我,震憾了我!
第二次流泪,是孕妇次仁曲珍在朝圣途中的医院里生出了一个小男孩的瞬间。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刚出生的小孩。在电影里,出生的这一段几乎都被记录了下来,孕妇在整个过程中痛苦的呻吟,医生不停的鼓励着孕妇,不停的压着她的肚子让小孩快点生出来,小孩最后终于被健康的生下来了。看到小孩从母亲肚子里出来的那一刻深深的被震撼了。原来生命是那么的脆弱,但又是那么的强劲,前期所有的痛苦都是为了这个小生命诞生所做的准备。(没想过结婚生小孩的我,看到小孩从母亲肚里出来的那一刻整个心都萌化了,有了一种生个小孩子的冲动,哈哈。)
第三次流泪,是他们的拖拉机被别人撞坏,他们徒手拉着车厢上山,山很陡,所有的人都来帮忙,每个人都使足的全身力气推车,接着他们开始唱起了藏地歌谣,边推车边唱歌。
"我一步一步向山上走,雪一片一片往下落,
我一步一步向山上走,雪一片一片往下落,
在雪花与我约定好的地方,我想起了我的母亲。
我们都有同一个母亲,但是命运却不一样,
命好的那个做起了喇嘛,命不好的我走向远方。。。。“
我喜欢他们这种将痛苦转成快乐的心态,我喜欢他们这种用歌声和笑脸迎接生活中苦难的姿态。我哭,是因为我感动!我感动于每个人脸上推车的痛苦却夹杂着笑意的表情,感动于大家为了同一个信念将车推向山顶的齐心协力。
第四次流泪,是剧中的老人杨培在去往冈仁波齐某个清晨安静的睡去,再也醒不过来的时刻,不是为了他的逝世而难过,而是我感动于他去世时双眼紧闭一脸的祥和。他也许前半生一直追在牛的屁股后面转,没有去过任何一个地方,但是在人生结束前实现了自己愿望,就像剧中所说的“在神山下面去世,杨培这一生已经没有了遗憾”。那个时刻,我想到了自己,我会像他一样在死去之前都完成了自己愿望吗;我会像他一样,在死去之前这一生没有遗憾了吗;我会像他一样,在死后一脸祥和的睡在那里吗?我也想到了我的爷爷,我爷爷去世时,我没有看到他的表情是什么,只是在去世前,病痛折磨的他很痛苦,我已经很久没有那么像昨晚看电影时那么想念我的爷爷了。人去世了,除了想念,还能做什么呢?内心的回忆,只会让思念中的我们更加痛苦。爷爷想你了,你的孙女在这里过得特别好,勿念,我会去读研究生,就像你希望的那样。
剧中,有太多太多感动我的地方了。在去往朝圣的途中,有一潭水,要不要跪拜着过去,要啊!于是一群人下一秒就扑在了水里,水里的他们衣服湿了,头发湿了,但是他们的眼里都充满了笑意。看到这里时,我心里想的是他们不怕麻烦吗?他们在路上呀,衣服湿了还要换衣服,还要洗,还要晾干!他们没有想到这是路上吗,物资有限,又没有什么专门的地方让他们晾洗衣服,看到他们眼里的笑意我明白了,因为心中有个信仰,所有的这些都是去往心中信仰之地的过程中正常的事情,来了接受就好了!
当他们被其他车子撞坏的时候,他们竟然让闯祸的车主走了(因为撞车的车主车上有两个高原反应的病人),车头不能用了,他们竟然决定人工拉着车厢往前走。因为目标坚定,所以所有出现的困难对他们来说都不是困难,那只是通往冈仁波齐途中正常发生的一件平常事而已,因为目标坚定,所以遇到问题他们只想着怎么可以继续朝着目标前进,不会纠结于问题本身,更不会纠结于问题是怎么来的。
我想到自己最近的工作状态,因为别人的一点问题,让自己多花了点时间,自己却在那不停的抱怨,发脾气。他们对待祸端的态度让我反思,车头坏了那么大的事情都轻松的丢弃,为了心中的信仰重新上路了。而我却为了不相干不要紧的事情耽误了那么久!生活中,工作总,问题来了,麻烦来了,解决他就是了吗,难道我们的目标不是为了解决问题,完成工作,享受生活吗?
我喜欢这部剧,让我流泪,让我笑,让我反思,让我回忆。
生命中,最幸福的人,一定是那些内心充斥着一束光,并且脚步不断向那束光靠近的人!
我也要做那个不断向着自己内心光束靠近的人,无论这个途中遇到什么,发生什么,平常对待就是了!
要做一个被内心光束照耀的自己,要做一个内心充满信念,不断向信念靠近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