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在孩子的成长教育中,最头疼的就是孩子的青春期了吧?如果孩子受管教,青春期还能在小打小闹中安全度过,一旦孩子的青春期伴随着叛逆,那才是家长最无计可施的。
有些家长会不明白,为什么有些人家的孩子青春期照样是乖孩子,而自己家的孩子简直就是个“魔王”?
那是因为你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充当了“坏人”的角色,令孩子想要逃离家长的管教,便在以为自己长大有能力的时候,反抗家长。
家长看看下面这些事情你有没有对自家孩子做过,看完一定要改正!
1、反复唠叨孩子。
为了让孩子少走弯路错路,很多父母喜欢给他们传授人生经验。在孩子耳边反复说,经常说,总担心孩子记不住。
本意是好的,但听久了孩子不仅不会感受到家长的好意,反而觉得父母啰嗦,唠叨。父母喜欢把唠叨视为“为孩子好”,但孩子会认为自己不被父母信任,不被看好。
说教在精不在多,关键在于父母的日常做法,以身作则,为孩子做一个榜样。
2、不要用付出感绑架孩子。
父母在爱孩子的同时如果自己的心理层面是非常匮乏的,就不能给予孩子真正的爱,否则就会产生付出感。
有些家长会在孩子反抗自己的时候,像“祥林嫂”一样哭诉自己的辛苦,比如:自己为了孩子付出多少,孩子现在的做法有多对不起自己。
这些诉苦的话语并不能让孩子理解到家长的辛苦,反而会增加孩子的逆反心理,在心里对家长产生排斥感,会认为家长对自己的爱很沉重。
3、端着架子命令孩子。
汪曾祺先生说过:“一个现代化、充满人情味的家庭,首先要做到‘没大没小’。”
中国式家长习惯用自己的权威去压孩子,令孩子做到“无条件服从”。但这样端着架子的家长只会让孩子在心理产生距离感,从而不愿亲近家长。
如果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一直扮演的是强势的、威严的。孩子在这样“压迫”的环境中成长,肯定会产生逆反心理。
父母要抛弃高高在上的权威和架子,平等地对待孩子,亲子沟通的效果才会好。
情感总结:青春期的孩子敏感而且脆弱,家长要在孩子的这个过渡期,给他们更多的关爱与耐心、更多的陪伴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