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有一天我的工作已离不开U盘的时候,我开始焦急了。某天我将其遗留在家中,待回到办公室才察觉。虽然还有电脑等补救,但我发现那一天已无法正常开展工作了。
仔细端看这小巧玲珑的物件,制造者为它的身躯安放了不同虚拟库存。虚拟的设置,或巨大,或小巧。它的出现,为工作无纸化提供了不少的帮助。可说环保,只要将其保存得当,价钱的低端化还是值得大家所拥有的一个物件。
记得第一次买U盘,是在大学就读的时候。那时学的专业,需要时常装载图片打印。于是,尽管囊中羞涩,但还是狠心跑了一趟电子市场买了一个。此U盘为拇指大小,颜色为白色,特地挑选了一个尾巴有小圈的,可以用吊绳拴住以防丢失。我为它命名为“小白”。尽管容量较小,只有2GB,但这个陪伴了我大学时期的“小白”,在转手给妈妈用后却被弄丢了。
工作了之后,办公室中为我配置了一个。继续是我自己挑的,虚拟库存为8GB。刚开始以为虚拟库存8GB已经很大了。后来发现相片和文件一起装载,基本不够用。以致后期我需要删除相片,只剩下装载文件。这样单一安放的功能,虽然用了两三年,但还能剩下一点几几GB。
工作的U盘有了,但自己私人的东西也想装载。这次的挑选因有前两次经验在先,所以市面上已出现了“五花八门”的U盘了。或轻巧的,或庞大的。我这次为自己挑选的U盘开始注重其发送的速度。所以,我在朋友的建议下,挑了一个速度上乘的U盘。我不是个格物控,所以此支只装载文件容量为16GB的U盘依旧是黑色外形,仍挑了个尾巴有小圈圈的。另外,我还为自己挑了一个单放相片的“大盘”,容量为1T。
尽管有了相当的虚拟库存,但我在拥有的那一刻开始,开始寻找替代了。或备着几个小U,小小U。又或者将东西复制粘贴多几个,分别放在几个不同的地方,如电脑,手机。
有了备份,焦虑减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