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蕾.西安.F66
任博老师课程三点收获:1、翻转课堂的时间就知识点而言应短小精干,也可针对不同的课程做相应的调整,比如DISC;2、翻转课堂是基于实际问题来研究的,更适合一些语言性的课程;3、翻转课堂的的主要功能中的提升沟通与协作,学员作为主要载体,在课程的设计上就要与面授课程不同。
房铁冰.长春.F67
1.翻转课堂是一种新兴教学法,反转教学(翻转教学)。多角度,高效能教学。学习的过程相互激发促进。
2.追本溯源2人
希波克拉底。体液学说。
马斯顿博士。《常人之情绪》
3.明确坐标四分法
根据两个维度,行动快或慢,关注人或事,分为D.I.S.C.四种特质。
DISC四种特质每个人都有,只是比例不同。
曲文萍.哈尔滨.F70
首先感谢任博老师两个小时的分享,感谢两位学委的陪伴,收获很多,主要的三点:
1、了解了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学生先学,然后老师再教,让学生投入到课程中来,关注学生而非教学内容,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
2、根据不同的教学模式,授课时长会有不同,一般线上课程在50-70分钟之间,包含互动,要做到5-10分钟讲清楚一个知识点。微课呈现更要注意时间设计,提升课程感受。
3、DISC起源关键人物,马斯顿博士,著作有《常人之情绪》,通过坐标四分法,以行动快或慢,关注人或事,进行区分DISC特质。
宋婧.西安.F54
2018.10.6.基础课三点收获:
1.翻转课堂学员是主体,老师为辅助,多角度提高学习效能。
2.我们的深层动机很难改变,但是性格可以随着后天客观环境变化而进行调整。
3.坐标4分法迅速了解自己和他人的类型,快vs慢,关注人vs关注事。
感谢任博老师精彩分享
刘彦超.郑州.F70
①这个课程信息量太大了,脑瓜跟不上,需要反复听。这应该就是最近在群里经常神一样叨叨的那句话:课程至少听三遍,听三遍,听三遍。②对DISC追本溯源、发展过程、现在的新花样的说明。③金句:教是最好的学;凡事都有忍受、接受、享受的过程;好奇的是DISC我为什么一直都是享受呢?
岳葳.郑州.F67
感谢任博老师两个多小时的分享,辛苦啦[咖啡][玫瑰]每次听翻转课堂都会有新的收获,谢谢[拥抱][拥抱]
【学习收获】
1、翻转教学不是线上的教学,翻转课堂是学习过程中的相互促进,相互激发。
2、传统课堂倾向于知识的讲授、传授、讲解为主;翻转课堂是基于实际问题来研究的。
3、深层动机很难改变,但是性格却可以随着后天客观环境变化而发生调整。
4、做事情时快有快的好处,慢有慢的价值,快慢并没有好坏之分,需要酌量思考在不同的情境下的应用。
郭斌.郑州.F70
1. 翻转课堂的由来贡献最大的三位老师:亚伦、乔纳斯、可汗。针对意愿积极主动的学习者,采用先学在教的”翻转教学“方式会让学员吸收和输出更爆炸。同样可衍生到众多行业中去,更应多从用户的需求点出发,可采取预先线上翻转+线下面授的辅导提升方式,效果更好;
2.DISC的探索起源自于古希腊一名大夫-希波克拉底提出并加以研究的”体液学说“,后由威廉.莫尔顿.马斯顿博士加以融入心理学研究,就产生了现在的DISC。起初DISC是心理疾病和精神刑事案件测谎鉴定,二战时用于评测定位和挑选士兵,之后传入民间加以推广和运用;
3.DISC的四种行为风格按照两个维度和四个象限区分和界定,每种风格都没有绝对的”好与坏、对与错“,就看是放在何事上怎么看待和怎么及时调用不同特质做主导。D型特质关注事 行动快、目标明确 渴望成功;I型特质关注人 行动快、善于表达 诙谐幽默;S型特质关注人 行动慢、善于协调 喜欢和平;C型关注事 行动慢、讲究条理 要求完美。
Julia.苏州.F44
1.记不清第几次听了,哈哈,依然有趣,有的时候甚至知道任博老师马上要说什么了~不过,听了这么多次,还是第一次给任博老师做学委,小确幸~
2.翻转课堂是以学习者为主的学习模式,可以极大的调动学习的主动性,且可以因需选择,满足不同程度学习者的不同需求;
3.DISC是一门是研究行为倾向性的学问,识别和了解行为的特质,可以帮助我们提升人际敏感度,获得更好的沟通效果。
感谢任博老师的精彩分享,感谢大家的陪伴学习,感谢缘分,感恩遇见~
刘柯.中牟.F70
1、 翻转课堂,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教师需要把更多的心思放在课程设计上,学生们先学,带着问题再进行互动,学习效果更好。这是个相互激发,相互促进的过程。有三位教师,对翻转课堂的贡献最大,美国林地高中的两位化学老师,亚伦和乔纳森,还有一位是可汗学院创始人,萨尔曼·可汗。
2、 DISC源起于1928年,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莫尔顿·马斯顿博士著有《常人之情绪》一书,这位漫画画的好的医生从关注人还是关注事,快和慢四个维度分析人的行为是有倾向性的。
3、 做事的快慢没有好坏之分,需要深入思考的是不同场景下应该如何调整。
彭薇.西安.F70
一、翻转课堂把学生作为主体,用信心、耐心、兴趣和热情,解决学生们学习快慢的问题。成年人学习是工具、方法、思路甚至是正向的价值观念。翻转教学不是线上教学,更多的是学习过程中的相互促进,相互激发。传统课堂倾向于知识的讲授、传授、讲解为主;翻转课堂是基于实际问题来研究的。
二、深层动机很难改变,但是性格确可以随着后天客观环境变化而发生调整。
三、按照两个维度四个象限划分DISC四种行为风格。关注人和关注事都是做决策的非常重要的依据。
感谢任博老师的精彩分享,感谢两位学委的付出与支持,感恩学习成长的路上有DISC家人的陪伴。晚安
陈洵光.成都.F72
【课后收获17点】
一、翻转课堂是什么?
传统教学VS翻转课堂;老师先教OR学生先学
1、①2006年美国科罗拉多州林地高中,乔纳森和亚伦两位化学老师遇到了一个问题,自己的课程常被主科老师侵占时间,加上学生的课外活动时间比较多。两位老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提前把学习资料下发甚至将教学内容拍成视频给同学们看,让学习变得有趣,吸引了很多同学。
②当老师把学员当作主体,而不是教学内容作为主体。两位老师投入信心、耐心、兴趣和热情并加入PK项目,结成学习搭档,寓教于乐,解决了学习快和学习慢不同进度同学的学习效果。
③进度快的,可以再设计新的教学任务;进度慢的,可以再设计一些基础的内容,比如写对公式。两位老师同时走动,让学习变得更有互动性。
2、翻转课堂始于2015年1月21日
3、成年人的学习应该注重:工具、方法、思路、正向的价值观念。
4、讲师要更加用心和投入时间在课程设计上,先给学员提前建立知识框架。往期都会有研讨,比如探源、识别、发掘、沟通、激励、转换。
5、可汗的可汗学院,从2007年开始专门做翻转课堂(最开始是辅导一个亲戚家的小女孩,录了大量的视频远程辅导)
6、线上课程50分钟授课,20分钟互动。故一般时长50~70分钟。
7、中国平安,5~10分钟微课,用很短的时间学习到一个知识点。
二、如何使用反转课堂
8、翻转课堂适用于好操作、知识传递简单,比较少需要互动或演练的课程(因为不能跟进到每个学员学习的状态,比如形体课),语言类课程、知识传播类课程很适合用翻转课堂。
9、怎样让主动和被动的学生等不同层次,都能调动他的积极性?
①翻转课堂不能替代面授的方式,从孔子开始便是如此。不要入歧途,翻转课堂也不一定能带给成绩差的学生特别好的效果,但教是最好的学,哪怕是很调皮的孩子也会视互动为挑战,觉得很有趣。
②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最大的区别:
传统课堂倾向于知识的讲授、传授、讲解;翻转课堂是基于实际问题进行研究。
有些学生不愿意主动学习是我们传递的方式让他没有动力。
10、面对只关注提升和落地结果的成人教育学习,只要有很好的学习资源作为载体,是不是都可以导入翻转模式?
针对公司会议使用翻转课堂的方式,提前把数据发给参与者(领导、与会的成员),开会时大家容易聚焦到同一问题。但仅靠翻转课堂不加入面授的学习是有一定风险的。
好的例子:翻转课堂让碧生源企业文化落地,让员工有了一个更好的交流的载体。
三、追本溯源
11、恩培多克勒,四元素:火风水土;东方释迦摩尼,四大皆空:地水火风;希波克拉底,体液学说;
12、希波克拉底对人的特质进行分类,对心理学和医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4种不同气质: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
13、深层动机很难改变,但是先天性格确可以随着后天客观环境变化而发生调整。威廉莫顿马斯顿,美国心理学家,他在一次咨询过程中,发现一个正常人的情绪和行动之间会发生相互影响,于是开始研究正常人的情绪和行为。1928年开始出了一本书叫《常人之情绪》。后来应用到美国军队进行快速进行兵种筛选。这个工具受到美国军方欢迎,直到二次世界大战后,才走进民间,就是现在我们看到的DISC。
14、威廉莫顿马斯顿创造了神奇女侠及第一代测谎仪。他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大部分人在工作中都有外慢、内外之分。快慢没有好坏之分。我们需要思考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运用什么样的工作方式(快\慢)。
15、凡事都有忍受、接受、享受的过程。
16、象限位置:左上D,右上I,右下S,左下C
17、D象限,做事快,重结果;董明珠、王石、任志强,做事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I象限,标新立异、爱表现、与众不同,外貌协成员,爱打扮。如马云。
S象限,暖心款,会照顾到周围人的感受,传统中国智慧风格的提炼,语速慢,稳定性强,容忍性强。
C象限,最严谨最细致最认真款,有太强的对错观念。“因为,所以”是C的口头语。
简一.西安.F70
一、翻转课堂通过线上的形式,以学生为教学主体,适用于知识传递类的教学,调动学员主动性,解决不同学员学习能力和学习进度有差异的情况。
二、性格的由深层动机和外在行为两个层面,深层很难改变,但是行为确可以随着后天客观环境变化而发生调整。
三、每个人的身上都有DISC四个特质,学习disc可以提高人际敏感度,但不是用来给人贴标签,不同的特质都有其独特魅力之处,每个人也可能在不同的环境下表现不同。
杜文博.太原.F70
收获:1.翻转课堂的必要性——线上学习让面授学习更高效。启示:在工作中可以灵活借鉴这个成功模式,如团队会议。2.凡事都有忍受、接受、享受的过程。启示:在工作和生活中,用DISC理论对自己性格做调试,也许有些地方较容易调试,但遇到一些不好调试又有必要调试之处,忍受最初改变的过程,接受不一样但更好的自己,回头再来看,这是值得享受的过程;在工作中,不会一帆风顺,遇到业务逆境和瓶颈的时候,顶住压力,在最黑暗的时光里,忍受内心的煎熬,不要轻言放弃和跳槽来逃避,接受现实的困境,思考如何破局,尽快落地,哪怕无效,尽快尝试新的办法,一遍遍用新的方案去破局,无论最终是否一定成功,过程中解锁的新风景,回头来看,至少在成长道路上这些过程是值得享受的,如果破局了,成功的经验更是值得享受的骄傲;3.对DISC四种性格特质的初步认识。启示:D特质的使用不当,也许会让自己在最亲近的人面前显得有些强势任性,但在工作中遇到挑战的时候,我有些畏难心理,需要调试D的使用时机;工作中S特质的使用不当,让我和同事相处看起来有些老好人,和老板相处缺乏向上管理,需要调试。
婷子.西安.F70
分享老师:任博老师
1、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先学后教。课前掌握基础,集中授课内容升华。以学习者为主导,带着问题上面试课,有的放矢,针对性强,学员收获最大化。
2.美心理学家威廉·莫尔顿·马斯顿博士地《常人之情绪》,从 关心人or事,快or慢四个维度分析人的行为具有倾向性。
3、DISC四个特质,每个人都会持有,会根据不同环境氛围发生转换。DISC学习用提高人际敏感度,并非给人贴签,不同的特质各有魅力,环境不同,人的表现也不同。
张诗悦.西安.F70
1.翻转课堂是学生根据老师下发的资料自行先进行学习,老师再根据学生的掌握程度进行教学,不仅能很好的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更能有针对性更高效的解决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在翻转课堂上,学生才是中心,一些好操作、知识传递简单、比较少需要互动或演练的课程都比较适合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形式进行。
2.DISC理论源起于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的“体液学说”,他把人的体质对应的特质分为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四种,并认为性格是会随着环境的变化发生适应性的调整,这一理论后经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莫尔顿·马斯顿博士进行深入研究,就形成了现在的DISC理论。
3.DISC理论按照行为上快VS慢,决策焦点上关注人VS关注事进行坐标四分法,每种风格没有好坏对错之分,要在不同的情景下调动不同的特质。它是科学的工具方法、行为模式和认知线索,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自己和他人,提升人际敏感度,获得更好的沟通效果。
感谢任博老师的精彩分享!感谢两位学委的辛苦付出!感谢各位伙伴的共同成长!期待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