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之魔童降世》最近票房大火特火,获得第16届中国动漫金龙奖最佳动画长片奖金奖、最佳动画导演奖、最佳动画编剧奖、最佳动画配音奖;还将代表中国内地参选2020年第92届奥斯卡最佳国际影片(原最佳外语片)。
我又刷了一遍电影,谈谈自己的感悟。(剧情就不再赘述了)
这个电影,讲了两个孩子的故事,一个“熊”孩子,一个“好”孩子。
熊孩子是哪吒,电影中的他有着一个“颠覆性”魔童脸谱, “面目可憎”的他有不符于年龄的神力。被结界日日困在家中,偶尔偷摸出来就闹得天翻地覆,鸡飞狗跳,人仰马翻……是个令人人头痛的混世魔王,整个陈塘关的百姓都怕他。偶尔做点好事,也是好心办坏事。从不服从老师管教,逃学叛逆;他还会毁灭陈塘关,带来灾难。他是不折不扣的“熊孩子”。
好孩子是敖丙,他眉目俊朗,举止优雅,家世显赫(龙王太子)、有一个真才实学、道貌岸然的师傅(比哪吒的师傅太乙靠谱多了);身上背负着家族“望子成龙”(这个是真的成龙)的期望。这明显是个听家长的话,听老师的话,不负大家期望的的“好孩子”。
可这个世上真的有好孩子和熊孩子的区别吗?没有。这个世上没有熊孩子;即便有,也是被原来的好孩子被“熊家长”、“熊老师”、“熊社会”“熊”出来的。
哪吒生而为魔吗?不是。他是“被魔化”的。人们对于哪吒的害怕更多是出于一种成见,是的,成见。因为他是魔丸转世,于是就顺理成章觉得他是妖怪,虽然大多数是“人云亦云”;顺理成章认为他会祸害四方,顺理成章觉得应该人人得而诛之……哪怕他去捉妖了,也会被人们认为是他在撒谎,他在祸害。
那,一个孩子面对这样的成见能怎么办呢?就是用自己所能的最原始的方法反抗,成为“熊孩子”。于是,更多的人喊他“熊孩子”了……恶性循环。一个 “熊孩子”孩子就这样出现了。
注意两个细节。
之一:小时候的哪吒偷跑出去和一个什么都不懂小屁孩玩毽子,玩的开心时被“妖魔化”,这是不是“熊孩子”的开端呢?
反思:我们社会上、学校中那些被天天挂在嘴边的“熊孩子”什么时候开始“熊”的呢?是不是因为和小哪吒一样的一件小事呢?
之二:敖丙和哪吒玩了一次毽子,被哪吒认为是唯一的朋友,他是多么渴望认同啊?
反思:我们给过“熊孩子”们认同的机会吗?
庆幸的是,父母没有放弃他,老师没有放弃他,最终用爱,拯救了哪吒。哪吒成为了英雄。完成了救赎。虽然有些老套,可难道不是这样吗?不需要这样吗?
套用一句更老套的话“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没有爱不好的熊孩子”。
再看看敖丙。故事的最后,这个好孩子为什么会因为哪吒的一句话就放弃一切,舍却生命,舍却龙族万年的期冀,去帮助哪吒?很多网友评论说这个情节有些突兀,突兀吗?不,相当合理。探究一下青春期孩子的成长的心理历程,看看那么多大学生们考上大学后自暴自弃的新闻——那么多“好孩子”为什么一下子就突然变成“熊孩子”了?
敖丙的身上背负着家族的期望,就像现在孩子们担负着家长“成龙成凤”的重压,带着“好孩子”的面具,中规中矩的活在家长、老师的世界,他们内心的苦闷甚至比哪吒更甚!哪个孩子不叛逆呀,叛逆是成长的必经之路,不过,有些孩子隐藏的深些罢了。可以好不夸张的说:每个好孩子的心中都有做个熊孩子的梦想!“万龙之甲”是保护,更是束缚。所以,一旦逃离了“万龙之甲”,那些“天之骄子”表现的更加极端,更加不堪。
所以敖丙,用生命的代价做了回“熊孩子”。敖丙帮助哪吒,固然有友情的可贵,谁说不是对规划好的人生的逃避呢?谁说没有“全校第一名逃课”般的窃喜呢?
没有什么好孩子和熊孩子,有的是“好大人”和“熊大人”;有的是“好教育”和”熊教育”。
画蛇添足:
一些观感:
之一:十年磨一剑,特效精美,良心制作,网上评价、幕后爆料很多,不多言。
之二:把故事讲好是好电影的基础。只追求“大场面”、“特效”是没有生命力的,比如以前的《x极》。故事的可读性才是生命力的基准。其实这样的体裁,故事不好讲;大家都熟悉的剧情,改动的太离谱,大家不认可;照搬原著吧,剧情没有吸引力;忠于原著的精神,又得讲出新意,“旧瓶装新酒”不好把握;《哪吒》故事讲得不错,把握住原故事哪吒性格中的“抗争”主题重新创作,看似改动很大,保证故事的新奇性和吸引力;其实哪吒还是那个“抗争”的哪吒,只不过“剔骨还肉”的形式改变了而已,核心性格特征没变,原故事属于哪吒的“不屈”和“反抗命运”的精神也没变。这一个熟悉又新鲜人的思路为改编名著提供了一个模例:抓主题不变,讲新的故事。
之三:“封神宇宙”的开启。中国那么多的古典文学,随便拎出来一个,比漫威的北欧神话、本土漫画、希腊神话、日本动漫等大杂烩要丰富的多,就看怎么用了。用好“封神榜”吧。拭目以待,但愿顺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