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 下 》 第187条
先生曰:“这些子看得透彻,随他千言万语,是非诚伪,到前便明。合得的便是,合不得的便非,如佛家说‘心印’相似。真是个试金石、指南针。”
王阳明说:“如果坚信自己的良知,那么随他人如何千言万语、天花乱坠,任何事情的是非真假,一看便明。和内心一致的就是对,否则就是错。良知和佛家的“心印”相似,是我们做人处事的试金石、指南针。
《传习录 下》 第188条
先生曰:“人若知这良知诀窍,随他多少邪思枉念,这里一觉,都自消融。真个是‘灵丹一粒,点铁成金’。”
王阳明又说:“做人如果懂得跟随内心这个诀窍,那么无论产生多少邪思枉念,都可以自行消除,良知就是灵丹一粒,可以点铁成金。
《传习录 中下》 第189条
崇一曰:“先生致知之旨发尽精蕴,看来这里再去不得。”
先生曰:“何言之易也!再用功半年看如何?又用功一年看如何?功夫愈久,愈觉不同。此难口说。”
欧阳德说:“老师把良知的真谛悟透了,看来已经到达终点了。”
王阳明说:“致良知哪有这么简单。你再用功半年看看,在用功一年看看,功夫越久,体悟就会不同。良知这个东西,很难用语言讲得清楚。
为什么很难用语言来描绘呢?良知,不是一个具体的东西,它是一个实在,处处发用,但看不见摸不着,遇大则大,遇小则小,无处不在;它也没有终点,这也与它没有固定的形态有关,可以无限扩充放大。所以,王阳明始终坚持知行合一,反对先致知,再实践,因为它不是一个具体的存在,它没有终点,它不是一个外在的东西,比如万山之巅的一颗明珠,它在每个人的心中,人人具备。
《传习录 下 》 第190条
先生问:“九川于致知之说体验如何?”九川曰:“自觉不同。往时操持常不得个恰好处,此乃是恰好处。”先生曰:“可知是体来与听讲不同。我初与讲时,知尔只是忽易,未有滋味。只这个要妙,再体到深处,日见不同,是无穷尽的。”又曰:“此‘致知’二字,真是个千古圣传之秘,见到这里,‘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
王阳明随即问陈九川对“致知”之说的体会如何?陈九川说:“以前下功夫的时候总还觉得良知不是那个“恰好”,现在觉得良知就是那个“恰好”的东西。”陈九川的意思,以前把良知看成一种外在,遇事时还会去权衡,不能完全听从内心,所以不能“稳当快乐”,现在能够坚信良知,良知就是那个“恰好。”
王阳明说,可见自己在实践中去体会,与听讲、讨论得来是不一样的,只有自己在实践中去体会,才会真切。“致知”功夫的妙处在于,只要不断深入,每天都会有进步,致知是无穷尽的。“致知”二字,是千古圣人代代可以相传的奥秘。
所以《中庸》说:“故君子之道,本诸身,征诸庶民,考诸三王而不缪,建诸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无疑,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良知是永恒的,普遍适用的,今古同一,未来还是一样,百世以后的圣人良知,与现在的也一样。
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发现,王阳明在此讲的“致知”并不是抵达本心的含义,而更多的是指良知的发用,即以知致万物,良知是一把万能钥匙。
《传习录 中 》 第191条
九川问曰:“伊川说到‘体用一原,显微无间’处,门人已说是泄天机。先生致知之说,莫亦泄天机太甚否?”先生曰:“圣人已指以示人,只为后人掩匿,我发明耳,何故说泄?此是人人自有的,觉来甚不打紧一般。然与不用实功人说,亦甚轻忽,可惜彼此无益;与实用功而不得其要者提撕之,甚沛然得力。”
陈九川问,当程颐说:“体用一原,显微无间”的时候,他的门人还称程子泄露了天机,先生的致知之说,莫非也泄露了天机。
王阳明说,致知之说,圣人早已明示给人,只是后人自己把它埋没了。我只是让他重现光芒,怎么是泄露天机呢?良知是人人具备的,觉悟良知就像睡觉醒来一样普通。不过,致知之说,对那些不肯下切实功夫的人去说,他们不会重视,这样对彼此都没有益处。对那些肯切实用功但一时不得要领的人,用致知之说点拨一下,那么它的作用就大了。
《传习录 中 》 第192条
又曰:“知来本无知,觉来本无觉。然不知则遂沦埋。”
王阳明说,良知这东西,你觉悟到了就觉得没有什么特别,因为它本来就是自己的,但是你如果不能觉悟,那良知就被埋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