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分享 淮阳新起点心理
一对父母带着儿子来到工作室,儿子正上高一,不爱学习,尤其数学和英语特别差。跟妈妈关系非常紧张,母子互不搭理。
妈妈:平时特别强势,感觉儿子特别不听话,说什么他还听不进去,成绩又不好,情绪相当焦虑。眼中看到的除了儿子缺点,没有对的。
儿子:处于心理逆反期,(跟成绩无关)妈妈的话听到耳朵里就特别反感,但言行举止比较有教养。
爸爸:温文尔雅的一位男士,和妻子教育观点不太一样,因缺乏有效沟通,夹在儿子和妻子中间,不知如何处理,左右为难。
事情的起因是儿子出去玩,没按时回家。
与儿子的聊天中我发现,儿子对于母亲有很多怨言,但却只是埋在心里不想说,因为怕妈妈知道以后会加剧母子矛盾,还因为不想说,更因为不知道该跟哪一个值得自己信任的人来说这件事。
跟妈妈聊天,我发现妈妈一肚子怨气,就觉得儿子做什么都不对,儿子听话了,就什么都是好的,生起气来也是怒气冲天,(挑错思维)气头上不让儿子穿她买的鞋子、衣服之类的话都是常态。
妈妈的挑错让儿子越来越不想理妈妈,觉得妈妈翻来覆去也就那么几招,没什么新意,反正妈妈也不会真的把自己怎么着。有了一种“你有你的千条计,我有我的老主意”的心态。
聊了半天,我发现妈妈关注的不单是儿子惹了她生气,还在于她特别焦虑孩子的成绩。儿子的成绩让本就脾气暴躁的她怒发冲冠,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可她没有发现,自己越发脾气,越把儿子推的远远的。这就是用情绪处理问题所带来的后果。
从这个案例中我发现,这对母子最大的问题不是他们之间的矛盾,也不是孩子的成绩差,而是缺乏有效的沟通造成的。
由此可见,父母与孩子的沟通必须是有效的才能打开孩子的心门,才能引领孩子走向优秀。
未来的世界,文化素养决定了10后这代人如何融入社会,如何立足社会。当服务员都被机器人替代的时候,当所有的工作都可以机械化的时代来到时,孩子要如何成为那个有能力给自己幸福的人?所有的父母都知道应该让孩子成为那个有用的人,都知道应该好好教育孩子,但如何教才能让孩子更优秀?如何教才能扭转孩子想要跑偏的路?如何才能让孩子感觉到父母的良苦用心?这才是我们做父母的需要思考的,而不是等到孩子出现了问题,再来说“我怎么办?老师,我该怎么办?”
那么如何才能让问题不再成为问题?答案只有一个:只有不断的学习,不断的为自己充电,做一个学习型的父母。从平时的点滴小事观察孩子,注意孩子的一言一行,有了问题及时理智解决,积极地把可能出现的问题掐灭在萌芽期,而不是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
只有你在不断地学习,学习如何做一个合格的父母,如何能跟孩子做有效的沟通,如何能让孩子感觉他得到了尊重,如何让孩子在你面前敞开自己的心扉,这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