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春诵、夏弦、秋学礼、冬读书的说法,在这个白雪翩然而至的寒假里,有郑英老师的《教育,向美而生》这本书的陪伴,我们工作室的小伙伴们又一次被美的精神食粮浸泡。看着窗外洁白的雪花,安静的享受读书时光,淡淡的墨香弥漫着知识的芬芳。
《教育,向美而生》这本书给我的总体感受是教育也可以如此真实有趣的将理想之美在平淡无奇的教育生涯中开出灿烂之花。
郑英老师书的开端提出美好教师的三重境界:始境,形胜;又境,气胜;至境,格胜。这从教师形象的悦目、气质的赏心到灵魂的高贵三重境界点出教师要让自己成为一个美好的人。一个真正美好的教师,必定从容、优雅,这源于其内在的潇洒和自在。曾经有位女同事,每次见到她都是柔声细语,当别人抱怨家里孩子的叛逆,班里学生的无理等,她总是笑眯眯的劝佑,进到她的居室也是干净整洁,充满雅致。我们惊讶于她总能把寻常事经营的活色生香,把日子过的生动、精致,读到郑老师美好教师气质里,当有生活的气息时才明白,正是因为她把进取心和悠然心按恰当的比例搭配好才成就了这份从容而优雅。
书中郑英老师教育一位“红孩儿”伟伟的经历,不仅让我明白郑老师说的困难是成长最好的教科书,也让我看到了一位真正的教育者不是急功近利的自以为式的拯救,而是不遗余力的寻找原因,不断尝试,穷尽自己的智慧,尽己所能,知其心,引其行,这是教育的智慧,也是教育的远见。
最后,我用这本书中最后一个章节郑老师和一位“低起点”孩子涛涛之间对话中“凡物皆有可观”结束,“不论是微如尘土,还是凡如细沙,你都有自己的价值”。读书亦然,凡开卷一本书皆有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