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阅读成为孩子的一部分,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班级开展形式多样的班级读书活动,旨在营造积极向上、清新高雅、健康文明的班级文化氛围,激发师生及家长读书的兴趣,让书本为孩子打开一扇扇窗,让书本为教师们开启一道道门。
一、活动主题
学校倡议大家要多读书,读好书,为此,我们班开展‘’读好书,品书香‘’读书活动。在学校为我们每个班级营造了良好的读书环境,每班有一节读书课,每天早自习要有晨读,每天放学读书半小时并在班级群里打卡。孩子们伴着朗朗的书声和勤奋的思考,飘荡在我们美丽的校园。
二、活动目标
1.通过各种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喜欢读书,和书成为好朋友,让书成为学生的终身伴侣。
2.通过阅读,使学生增长知识,拓展视野,提高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3.让学生在阅读中养成爱书、爱读书的习惯,陶冶情操,获得愉悦,感受成长。
三、准备阶段
1.时老师曾说过,开始读书已经成功一半了。暑假了班级安排了每天读书半小时活动。孩子们在微信群里分享自己的读书成果,并写好读书感受。学生认识到开展读书活动的意义,明确读书活动的目标、任务。
2.建立班级图书角,学校发了一部分图书,孩子们把自己的读过的书放在图书角与大家共享。在班中营造一种良好的读书氛围。
3.学生自己从图书馆借书,学校图书馆全天开放,孩子们可以阅读各种图书,如童话、故事书、科幻等等。
四、活动阶段
(一)宣传发动,制定计划
1.组织学生使学生明确活动的意义和任务。
2.让每位学生制定个人的读书计划,使他们充分合理地利用课余时间来读书。放学后每天读书不得少于半小时。
3.做好家长的宣传工作。提倡在家庭中开展“我和父母共读书”亲子阅读活动,病及时打卡引导孩子按本身的兴趣选择合适的读物,慢慢引导孩子扩大阅读范围。
(二)实施行动
1.让学生充分利用早晨、中午、晚上闲散时间进行阅读,保证学生每天在校至少有三十分钟的阅读时间(平时,允许学生来校带课外书)。双休日、节假日,更要做到读书、休息两不误,使读书成为一种习惯,一种乐趣。
2.开展交流活动,如让学生选取一段自己最喜欢的段落,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让大家一起分享。还可以把自己认为好看的书介绍给大家。开展好书大家看活动,建立班级图书箱,学生之间和班级间学生互相交换看书等。可以把这些作文、读书笔记贴在班级“学习园地”栏里,供大家欣赏。
3.老师做好导读工作,引导学生阅读方法。提倡个性阅读,初步教给学生读书做记号,读书做笔记的简单读书方法。要求学生将读书活动中读到的精彩片段、好词好句、名人名言摘录在“成长日志本”中,鼓励学生多写读后感日记。
4.老师和学生一起共读一本书或上网共享读书资源,在网上阅读好书,谈谈读书心得。
5.运用教材进行拓展阅读从教材扩展延伸。为了提高应考能力,在用好教材以外,安排一些相关的读物。
6.利用黑板报、古诗天天诵活动等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通过做书签、古诗文表演等活动,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
7. 开展“我和父母共读书”活动。
利用家长会,把一些家长好的做法介绍给他们听,让家长懂得重视环境的作用,既要为孩子营造良好的物质和生活环境,同时也要为孩子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使孩子在耳濡目染中,熏陶、体验,不断规范和调整自己的行为,从而让孩子在成长中逐渐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三)活动内容
1.“同读一本书”活动:
学生、教师、家长“同读一本书”活动:
(1)全班以小组为单位(5个小组),统一确定同读的书目,也可以全班决定同读书目;
(2)周末,学生与家长一起读书;周一到周五,由老师引领在学校读书;
(3)每月利用一节班会课,班主任组织学生举行“读书报告会”。一起品书、赏书、交流体会。
2.读书活动多样化:
(1)古诗、古文及文化经典背诵活动;
(2)读书心得与摘抄“手抄报”活动;
(3)读书心得(读后感)大赛;
(4)班级读书会活动:
(四)总结评比
1.开展讲故事演讲比赛,课外阅读知识竞赛活动。
2.定期进行班级评比,每月评选出“阅读大王”、“背诵大王”、“好书推荐者”。
(五)具体活动安排
1.布置学生读书内容。
2.布置学生进行读书摘抄活动(成长日志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