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读懂心理书》系列文集之《孤独:回归自我》
01 人生最难耐的是什么
在某些国家里,警方有一套非常管用的审讯和洗脑的技巧,如果一个人被怀疑犯下了叛国罪,只要被抓进监狱,不管是否有罪,最后几乎没有不承认的,而且是非常主动地承认。
这套审讯技巧后来被曝光,引起了极大的震惊。你知道,究竟是什么让这些人最终无法忍受、宁愿承认某须有的重罪吗?
“犯人们”通常会在夜里被抓捕,然后就被关进一间非常狭小的牢房里,通常只有一扇很小的窗户,还是在视线之上。
牢房的灯永远都开着,犯人不得不一直面对着灯光睡觉。
除了吃饭、睡觉、受审,犯人总是被孤零零地扔在牢房里,无事可做,也没人可以交谈。
在这种制度之下,大部分犯人不超过三周时间就会变得焦虑和不安;在大约四周后,很多犯人会陷入深度抑郁,还有人会产生幻觉。
这时候,审讯者是犯人唯一能发生接触的对象,很多犯人都非常乐意接受审讯,还会想方设法拉长审讯的时间。
用什么方法来拉长时间呢?当然就是不停地说了。
犯人愿意按审讯者满意的方式交代问题、签字画押,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之前体验到令人绝望的深深孤独感,让他们不可避免地对审讯者产生了某种感情。
他们甚至喜欢上了审讯者、同情他们,很乐意帮助他们完成任务。
因为孤独,犯人们对他们本来的敌对方产生了情感依赖。难怪叔本华会说,我们所有的不幸,都是因为不能忍受孤独。
但是,也不是每个人都会被套路。
博恩博士因为被指控为间谍,被捕的时候已经超过60岁了。
尽管已经如此高龄,在关押的七年里,她的肉体和精神都没有被摧毁,她始终拒绝与审讯者进行任何方式的合作。
折磨她的措施不断升级,先是寒冷刺骨、没有窗户的牢房;接着又被转移到了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地窖。
地窖里密不透风,长满了霉菌,墙壁还不断地淌水,地上有厚厚的粪便。
这位值得尊敬的女勇士,绝不肯屈服。她鄙视那些跳梁小丑,从未停止过为自己的清白进行抗争。
她自创了各种方法让大脑保持清醒:
背诵和翻译诗歌;
把自己会的六种语言编成词汇表;(看看,好好学习有多重要!)
在脑海里想象自己熟悉的城市,在大街小巷漫步。
她凭借自己有效的策略和坚韧勇敢的品格,赢得了最终的胜利。
人生最难耐的是孤独,能忍受孤独的人,就没人能打败了。
02 孤独的价值
要么孤独,要么庸俗。
德国著名哲学家叔本华用一生为他这句名言做了最好的解释。
他认为只有孤独才能让他保持头脑清醒,因此只有一段像样的罗曼史——和柏林歌剧院的女演员,结果还是不了了之。
陪伴他最久的,是爱犬“阿特曼”,他甚至把最得意的著作版权授予了阿特曼的继任者。
他一生最遭人诟病的也是和人的交往。他喜欢挖苦人;他嫌女邻居太吵,和她争斗中造成对方永久残疾,只好付赔偿金直到她离世。
作家伍德豪斯在找公寓居住的时候,指定要找底层。妻子问他为什么,他回答说,因为“我从来不知道该跟电梯管理员说些什么。”
在学校看女儿的时候,他只能等女儿出来而不敢进去,因为他害怕独自面对女校长。
他把无法给予人类的温柔和深情全都给了动物。
著名的现代派文学家卡夫卡在亲密关系的旅程中比叔本华走得远。他给情人写的信中充满了滚烫的热情,“这种性情近乎发疯”。
矛盾的是,尽管在纸上写满对亲密的渴望,现实中的卡夫卡和情人们的交往模式却是尽力保持距离。
只有在即将要死于疾病之时,他才真正与一个女人住在一起,而且他依然认为这是很不理智的“冲动之举”。
他害怕亲密关系会让他失去整合人格冲突的能力,在他看来,让另外一个人靠近自己,是一种巨大的危险。
他最爱的人,就是他最大的威胁。只有孤独让他觉得真正可靠,在写作中尤其如此。
交流能让理解更为全面深入,而孤独却是培养天才的摇篮。
文学家、艺术家和哲学家们,如果没有忍受孤独、享受孤独的能力,很难完成伟大的作品。
对于普通人来说,孤独常常被认为是不得已的被动选择,是悲哀和痛苦的,但是,孤独并非只对怪人、天才或者艺术家才有意义。
03 什么人最需要孤独
现代心理学家往往过于强调亲密关系的重要性,而忽略了孤独的价值。
很多人的确有非常美好的亲密关系,并因此获得幸福,但是世界上并不存在理想化的关系,即便是这样的关系,依然会有瑕疵。
事实上,我们不可能单凭一种渠道获得成就和满足。艺术家可以通过创造性活动实现自我,而普通人,也需要在一定的孤独中回归自我。
维多利亚时期的女士们习惯于在下午“休息”。因为在一天的其它时间里,她们都需要按照传统的要求,时刻关注他人的需要,以聆听者和照顾者的角色出现,而自己的需要只能被置之脑后。
现代社会中的很多女性,依然是如此。适当的孤独,可以让她们得到喘息的机会,找到心灵的宁静。
此外,安东尼.斯托尔认为还有三类人特别需要孤独。
一类是有抑郁气质的人,这类人的典型特点,是“顺从”。
他们害怕说“不”需要承担的结果,也不敢表达任何攻击性。只有躲开人群,他们才能无需取悦他人,做回自己;
这类人在孤独中,可能会充分发挥创造性。
另外一类是内向型的人,极端内向者的典型特点,是“回避”。
对他们来说,人际交往是件很累人的事,很难在不感到威胁的状况下与人建立亲密关系。比起关系来说,他们更感到自在的是探索内心,与自己相处。
实际上,外向的人虽然很喜欢与人交往,但他们也一样会因为迁就他人而失去自我,也需要在孤独中恢复和表达真实的自我。
还有一类人是遭遇丧失的人,有研究表明早期丧亲的人们,有一部分会患有抑郁症。
很多好心人也许希望能够不停地安慰那些失去亲人的人,但是有一段足够的时间,独自沉浸在哀伤之中,对于彻底了结这种分离情绪也是很有必要的。
04 享受孤独
我们都曾经以为,一个人是不完整的,必须要寻求另一半。
爱情与友情让人生变得有价值、有意义,但它们并非是幸福的唯一源泉,也并不是我们和这个世界交流和自我整合的唯一方式。
创造过程和个性化过程,基本都是在孤独状态中进行的。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个充满想象力的世界,对很多人来说,带有想象成分的兴趣和人际关系一样重要,同样能让人生充满了意义。
我们在孤独中修复和治愈自我,让我们的精神融合成一个全新整体,最终实现完整的自我。
一个人想要坚强和成熟,就必须学会在内心为自己制造快乐。如果支撑自己的力量来自于自身,那么任何困难都可以忍受。
· End ·
作者 | 八段锦,简书心理推荐作者,教育心理学硕士。
出版两本心理专著,从建筑师到专栏作者+讲师,一直在努力让心理科普真实、有效、明白,喜欢解读心理书,让所有人都能轻松学懂心理、自我成长,关注主题“了解自己”和“美好关系”。
这是我的“读懂心理书”系列,如果您看了有收获,请点赞鼓励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