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永正老师的“五重”教学法: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一直是扎根课堂的老师追求的方向。在课例《庐山的云雾》这节教学实录中,于老师是怎样体现这五重中的“重情趣”呢?
一、聚焦式出示课题方法。
上课伊始,于老师说:“请同学们看老师写两个字。(板书:庐山)认识吗?”然后,问是否背诵过关于庐山的古诗?接着介绍庐山的地理位置。最后板书题目的另外一部分“的云雾”。这样的设计和王崧舟老师讲的《圆明园的毁灭》出示课题环节,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值得学习。于老师根据学生回答随机板书的两个“?”也非常巧妙,这是站在儿童的角度学语文,于老师就像一群小鸡找食吃的那个领头鸡一样,他既是参与者又是引领者。
二、词语理解运用设计让人叹服。
师:好。打开书,拿起笔,默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加上拼音,把不懂的词语做个记号,同时想想刚才 提的两个问题。(生默读课文,师巡视,相机板书:幽谷、变幻无常、腾云驾雾、飘飘欲仙、千姿百态、弥漫、瞬息万变、一泻千里等词语)
师:这些词语的意思我也懂,我现在就可以告诉你们,你们是希望我现在告诉你们,还是希望自己读书,联系课文去理解?(当学生自由读课文时,于老师不断地在学生中间走动,或表扬,或点拨,或纠正错读,使每个学生都感到老师在关注着他)
1.借助“尤其”指导学生读出感情。这个环节,于老师采用让学生换词的方式先理解词语意思。然后让生读出“尤其”前后语气的不一样,来体会庐山的神秘。
2.让学生表演读的方式,加深对词语和课文的理解。
师:噢,明白了,因为课题是“庐山的云雾”,所以他要特别强调云雾。谢谢你。刚才有好几个同学画出的不理解的词是“腾云驾雾、飘飘欲仙”,请你们读这两句话“ 在山上游.....想站的就站,想坐的就坐,可以做一些动作。 通过你们读课文的动作、表情、语气,我可以知道你们是不是理解了这两个词的意思。( 生读这两句话。有的站着,有的坐着。读到那两个词语,有些学生做起了动作。)“走路不观景,观景不走路”,就是叫我们小心点的。其他同学读书,请他们三位做动作。
在此过程中,于老师采用生生配合、师生配合阅读方式,理解了“腾云驾雾”“飘飘欲仙”两个词语的意思,把概括、抽象的词义化为生动具体的动作,使学生读得有滋有味。
3.运用想象画面的方式理解词语。
师:“千姿百态”懂了吗?注意我们读书的时候要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中写的景象。请大家一起读二、三两句,要一边读一边想象,看脑子里出现什么样的画面,也就是“要过电影”。
4.以画促读法理解课文。
板画是于老师的“绝活”在于老师的课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描写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像是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又像是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于老师要他们一边读一边想,看脑子里出现什么样的画面。然后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两座山峰,请两位同学分别在山峰上画出云雾笼罩山头和缠绕在半山的样子。
以上几点精妙设计,于老师从多角度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降低自己水平,向学生示弱,激发学生好胜心。
师:上节课,一二段同学们读得都很好,比我读得好。我在备课时感到最难读的是第3段。我一连读了七八遍都没读好,最后我又认真地读了三五遍。我读了十来遍才读好的。同学们,你们觉得第3段难读不难读?唉,怪了,我怎么觉得难读?既然这样的话,我就请你们给我比赛。敢吗?请你们先练习一下,然后和我比赛。
于老师是一位书读得好、字写得好,板画画得好的专家,在这里于老师“降”下了自己的水平,说自己读了七八遍、又读了三、五遍才读好的。这说明于老师在研读文本时是反复读课文的,另外也说明于老师是站在儿童角度读课文。他深知此处是儿童阅读的难点。他这种“蹲下来看学生”的态度,值得我们学习。
在比赛朗读过程中,于老师不忘帮助朗读困难的学生,激发学困生的阅读兴趣,树立阅读信心。
在这节课上,正像徐州市中山外国语实验学校的刘尊立老师所说:“于老师是一位好演员,又是一位好导演。他这里“导”“演”了一场读的比赛。把学生的读书积极性都“哄”了出来。这是“重情趣”的最好体现。 张庆老师这样评价于老师的《庐山的云雾》这节课他说:“趣”自疑中来;“趣”自美中来;“趣”自情中来;“趣”自练中来。我深以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