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在《妈心理成长学院》读书会上,妈妈们和学院的默薇老师、番茄老师一起读李雪的《当我遇见一个人》这本书。
书中讲到这样一个例子:有一位来访者小时候喜欢打篮球,每次运动后身体畅快淋漓。他把这种满足和快乐跟爸爸分享,爸爸接过话茬鼓励他说:“打篮球这个爱好很好,锻炼身体,培养意志力,你要好好坚持下去,打好篮球”。
听完这句话,他感觉身体里流动的能量一下子被堵住了,愤怒却又无从发泄,因为爸爸没有说错任何话。
孩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呢?
读到这里,一位妈妈说:是呀,我们家昨天就发生了一件同样的事儿,我的女儿喜欢画画,昨天画了一幅画,兴高彩烈地给我看,我就跟孩子说:既然喜欢就要做的更好一些,喜欢的作品跟老师分享一下,让老师指导指导你。孩子听完,一转身就走了!我真不知道自己说错了什么,就让孩子不高兴了。又有一位妈妈说:我们家儿子说,他长大了要当他们学校的校长,他要当校长以后,就让所有的老师都不给学生留作业。这个家长赶紧把孩子教育了一顿,说孩子你可不能这么想,老师也是为你们好。
默薇老师问妈妈们:如果你在单位和领导闹了别扭,回来和老公说,老公给你讲了一通你要和领导搞好关系这样的话,你心里是个什么感觉?会让你感到很无趣对不对?一下子就不想再说了。妈妈们频频点头,其实你只是想发泄一下心中的郁闷,道理什么的都懂。孩子也是一样,孩子只是想分享一下自己的快乐,或发泄一下写作业的压力,你却吧啦吧啦讲一通大道理。孩子当然觉得无趣了。
小孩子之间喜欢在一起玩,是因为如果跟小朋友说这个玩具真好玩,小朋友会肯定他的喜欢并且认同:嗯,我也喜欢玩。然后会聊半天怎么好玩儿。
而拿给大人就会说:嗯,去玩吧,别玩儿太长时间。
家长们习惯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去和孩子相处,习惯以评价和判断的口吻去和孩子进行沟通,看不见孩子的情感和需要,这种不平等的关系,让孩子觉得大人无聊无趣,久而久之,孩子们就不愿和大人说话了。
一位心理学老师说,他的孩子上学时不喜欢一位老师,就直接跟她发牢骚:“妈,你知道吗,我们的老师太SB了。”
普通的家长可能直接就在这里打断孩子,然后进行教育:“你怎么这么说话,那是你老师,要尊重老师。”
这样的方式直接就会导致孩子的情感被卡住,亲子之间的交流就此停止。
这位老师虽然觉得这样的词汇不雅,但是也知道这是孩子的语言体系,于是就问:孩子,给妈妈讲讲,你们老师怎么SB了?
孩子很自然的就会跟妈妈说老师怎样怎样。说完以后孩子的情绪得到了释放,而且也将妈妈看成了自己的朋友,是一个完全平等的,可以自由交流的存在。
其实孩子怎样的表达方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情感的发泄。
当你和孩子产生共鸣,孩子会将你看做自己的知己,那么他有什么事情都会主动和你去倾诉,甚至咨询你的意见,慢慢地,你就走入了孩子的内心,你的想法反而能对孩子产生影响。但是如果一味的评判对错,或者以鼓励为名提要求,只能让孩子反感。
能够和孩子共情,允许孩子的情绪流动出来,孩子就会让你走进他的内心。
家长们为什么会这样呢?番茄老师说,主要是我们对孩子寄予了太多的希望,我们希望孩子好好学习,考上好大学,找个好工作,有个稳定的收入,就可以衣食无忧了。
这种希望让家长无意识地将孩子物化成了一个有功能的物品,做每一件事都要有目的。打篮球是为了培养爱好,强身健体,画画是为了多才多艺,对升学有好处。我们不允许孩子做无用的事,说无用的话,更不能让孩子发牢骚说负面的话。
其实,情绪只要表达出来,大部分的情绪问题自然就解决了。
家长要能做孩子的情绪发泄池,倾听孩子的吐槽,当负面的情绪被发泄出来,就好像身体的毒素得到了排解,孩子会继续健康的成长。如果一味干扰孩子的发泄,这份负面情绪就会堵塞在孩子身体内,形成无法褪去的负面创伤。
不允许孩子发泄情绪,更多是缘于家长内心的焦虑,好像孩子说说狠话就真的会去做一样,生怕孩子的前途就这样完了。
听到这里,一位妈妈说,我下周末本来想在家里组织一次读书会,让孩子们一起读读书,现在我改主意了,我要把读书会改成吐槽大会,让孩子们一起吐吐槽,老师、学校、作业、家长,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让孩子们痛痛快快发泄一下。好啊好啊,其他妈妈说,让我们孩子也参加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