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读完高中就不读了,倒不是成绩不好,要说聪明,班里没几个比得上她。可她就是执拗地放弃学业,跑去学沙画。这多少都是令旁人很不解的。偶然一次碰见了,她要请我去她家里玩。
亮堂堂的小平房不算宽敞,倒也收拾得整齐。屋里只有她年迈的爷爷,我礼貌性地打了声招呼,他应了一声,却头也不抬。戴着老花镜,手持放大镜,专注地研究一个小碗,不知道的人,还真以为他是个鉴古专家呢。我凑过去,生怕打扰了他的雅致。轻声问:“爷爷,你这个碗有什么名堂吗?”。刚才还严肃的老头一下子活跃了起来,摘下了他的眼镜,欣喜地说:“这你就不懂了,出了名的汝瓷碗啊。”语气略显得意,连花白的胡子似乎也欢快得翘起。
我慢慢靠过去,满是疑惑地打量着眼前这个碗,倒也没有什么特别啊,比一般碗小,颜色有点灰暗,快要裂开的样子。心里暗笑:以前家里喂鸡食的就是这种碗啊,他还真当宝了?
爷爷见我不相信,摇摇头,但没急着炫耀,他端详着瓷碗,眼里满是怜爱,忽然抬头,不紧不慢地说:“汝碗,有‘雨过天青云破处’之誉,它古朴大方,土质细腻。别小看它,入窑一色,出窑万彩。明亮而不刺眼,每天还在不停地开片呢。”
“什么是开片?”我也曾听说过“汝窑无大器”,眼前这个小巧玲珑的瓷碗让我心生好奇。
“你看看这些裂纹。”他指着上面细如发丝的纹路说,“这可不是破裂产生的,摸摸看,是光滑的,这些纹路各异,细密均匀,相互交织,纵横交错,若隐若现,毫无规律的,就像蝉翼上面的纹理,又像树叶的纹络,有时还像蟹爪呢。它每时每刻都会发生微小的变化,一点点细开,像开花一样,仔细听还会发出声音。”
我凑近,屏住呼吸细听,没听到他说的声响。
爷爷皱皱眉头,又拿过去,贴近自己耳朵,眼睛微醺,像欣赏一首美妙乐曲,“你听不到不奇怪,少有人能听到这可爱的声音了,外面太吵杂,心里也浮躁,自然听不见了。”
我承认,比起老人,我是不能心如止水的,就是来玩,我都把时间捏的很紧,即时有如铃似琴的声音,也会被我内心的躁动淹没了。
“爷爷,那这汝瓷碗每天都起着变化吗?”
“那是。”脸上满是骄傲的表情,沧桑的脸上布满的皱纹似乎也在开片了。“以前的开片纹被认为是一种缺陷,一种毛病。是由于技术不成熟造成的。可现在,这些裂纹却成了漂亮的装饰,裂得越多就越珍贵。它不像花,开了会谢,它的寿命有人的那么长,甚至比人的还长。几十年的光景,它一片片细化,一丝丝褪变,这时候的价值就不用说啦。”我似懂非懂。
离开时,思绪还没有缓过来。朋友见我这样子就说:“你别被我爷爷骗了,他那个最多就是仿真汝瓷,哪有古董。听他说从年轻时就开始收藏这些瓷器,也不懂辨别真伪,看见就买,又浪费钱又占地方。”或许这些看似不靠谱的梦想都是不被支持的,但只要不停地努力着,坚持着,总有一天会达到心中的目标。老人几十年的坚持仍不动摇,就像这些汝瓷一样,经历一次次开片,细化着自己的人生。老人在意的也许并非瓷器的贵重,只不过在他心中有这么一份执着,从年轻到现在,未曾改变。也正因为活得通透,想得明白,才与瓷碗有那么不可思议的交流。
对于朋友的选择,此刻我似乎明白了。
“以后创作好看的沙画,我做你最忠实的粉丝。”我对朋友许诺。她对我突然的转变很惊讶,但又很坚定地点点头。我相信任何被人理解和支持的梦想都是很美好的。
汝瓷很脆弱,一摔就粉碎;汝瓷很坚强,历经淬火,百忍成器。而在成器后又不停歇地开片,完善自己。我也想有一天能听到汝瓷开片的声音,细碎而清晰,渐进渐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