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如果你不出去走走,你就会以为这就是世界。”这是林西棠最喜欢的一句话,没有之一。
林西棠刚刚大学毕业,这四年来,她最大的梦想就是能有一场属于自己的无牵无挂的旅行。现在这个机会来了,她终于可以做一只自由自在的鸟,在自己的天空里翱翔。
林西棠是个土生土长的北方人,但是她很喜欢南方。以前她也去过南方的城市玩过,在那些人山人海的热门景点里,她认为自己没去对地方。所以这次,林西棠做足了准备,为自己精心策划了一场独一无二的旅行。
林西棠并不是一个有主见的人,所以她想通过这次旅行,给自己带来一些改变。毕业后面临的选择让她想逃避,这也是她去旅行的一个重要原因,她想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是遵循自己的内心,还是迎合大多数人的建议。她希望这场旅行可以告诉她。
二
林西棠的第一站是南方一个不起眼的小镇,这里很少有外来的游客。安静简单的生活让林西棠一下就喜欢上了这里。
夏季的雨说来就来,林西棠匆忙躲进了一家雨伞店。老板是一位头发花白的老爷爷,笑着和林西棠打了招呼,手里的活儿却没停下。老爷爷在做油纸伞的,这种伞现在已经很少用了,人们都喜欢用方便携带的洋伞。
老爷爷正在制作伞的骨架,手起刀落,手里的竹子变成了精巧的竹条。林西棠惊异于老爷爷技艺的同时也有点疑惑。“爷爷,现在用油纸伞的人还多吗?您做伞有多久了啊?”
“我十岁就开始学做油纸伞了,到现在有五十多年了,我们家好几代都是做油纸伞的。油纸伞是个好物件啊,它除了挡阳遮雨,在婚丧嫁娶中也是必不可少的。新娘出嫁下轿时,媒婆用红色油纸伞遮着新娘以作辟邪;在我们客家方言中,“油纸”和“有子”谐音,所以客家女性婚假时,女方通常会以两把油纸伞为嫁妆,含“早生贵子”的意思;老人都喜欢象征长寿的紫色油纸伞,送葬时要用白色的油纸伞……”
林西棠没想到一把小小的油纸伞还有这么多的寓意。林西棠又问道:“油纸伞的制作工序肯定很复杂吧?”
老爷爷谈起油纸伞,眼睛里散发着异样的光彩。“我们这种传统的古法造伞,共有九九八十一道工序,每一道都必不可少,而且必须是全手工操作。想当年,刚开始学做伞的时候,我可没少挨打。”说话的功夫,老爷爷手里的伞骨已经成型了。
林西棠看着店里的油纸伞,拿起了一把红色的油纸伞。伞面上画着几枝栩栩如生的海棠花,旁边还有一首诗“二月巴陵日月风,春寒未了怯园公。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林西棠看着这首诗出了神。
外面的雨停了,林西棠带着一把红色油纸纸伞走了出去。
三
林西棠的第二站是丽江古镇,这是一座久负盛名的旅游古镇。小桥流水人家的生活方式令无数人流连忘返,这里的生活节奏令人舒适惬意。
林西棠在街边随意的走着,路边花店很多,林西棠看花了眼。
突然,路边一个卖花的婆婆引起了林西棠的注意。这个婆婆卖的不是普通的鲜花,她卖的是花环,把玉兰花和茉莉花串在一起做的花环。她的耳边还戴着一朵玉兰花。
林西棠走了过去,卖花婆婆笑眯眯地对她说“姑娘,来串玉兰花吧!”
“婆婆,你卖花卖了多久了啊?”卖花婆婆想了一会说道:“二十多年了吧,玉兰花和茉莉花都是我家院子里的,是当年我女儿出生的时候我老伴儿栽下的。后来我老伴出去做生意再也没回来。每到花开的时候,我就想着把花做成手环拿出来卖。戴的人多了,他总会看到的,说不定哪天他就回来了。其实我心里清楚,他不会再回来了。孩子们也劝我别出来卖花了,但我一看到花开了就忍不住。算是给自己留一点念想吧。”
“婆婆,我明白,这花环已经不仅仅是花环了。给我来一串吧!”
卖花婆婆给林西棠的手腕上戴上了一串花环,林西棠笑着说了声“谢谢”,又朝着前面走去。手中的玉兰花散发着它独有的清香,林西棠在玉兰花里好像看到了一个老人缓缓走来。卖花婆婆说的没错,她心心念念的那个人看见了这玉兰花一定会回来的。
夜晚的古镇神秘而安静,丝丝雾气笼罩在它的周围。林西棠睡不着,她走在古镇的街道上,手上还戴着白天的玉兰花环。花瓣已经有些枯萎了,边缘卷了起来。但它的清香并没有淡去,反而更加浓烈起来。
四
林西棠仔细回忆了旅行这几天发生的事,她的心慢慢静了下来。她发现一件事情不是只有是非两个方面,她发现有的事情放弃比坚持更难,她发现有的时候要跟着自己的心走……
过去的二十年里,林西棠总是人云亦云,做着那些她应该去做的事情。她忘记了坚持,她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
林西棠忽然明白了这次旅行的意义:看着沿路的风景,回忆着自己的过往,然后再想想以后的路该怎么走。只有在旅行的过程中,才能置身事外,把自己当做一个局外人,才能看得透彻,想得明白。旅行也是一场修行,告别熟悉的环境,透过别人的生活来思考自己的人生,得到的感悟也会更多。
林西棠在古镇又待了几天就回去了,她带走了油纸伞和玉兰花环。它们不仅仅是这段旅行纪念品,还是生活送给她的神秘礼物。
“如果你不出去走走,你就会以为这就是世界。”林西棠还是很喜欢这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