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浩瀚的诗词篇目中,关于落叶的诗词俯首即是,我能脱口而出的便是杜工部《登高》篇里的“无边落木萧萧下”,这是诗人在人生低音部阶段的一声叹息,都说“女子伤春、男子悲秋”,这篇诗文中“万里悲秋常作客”一句,更是道尽许多的不如意。“常作客”已写出人生的颠簸,“悲秋”愈加渲染了这种氛围,前面再加“万里”两字,使得诗人面对萧萧落木与滚滚长江时把寂寥之心情推向了高潮。这一幕,落木就是最好舞台装饰,一叶知秋,一秋知百味。
在曾经的一个清秋,我连续在朋友圈发了四张落叶照片,给每张照片配了一句诗话的句子。第一张落叶挂在车把手上,残黄的落叶与墨黑的车身色泽对比夺目,叶影影影约约留在车身上,配一句“每一片落叶,都是开启冬天的钥匙”;第二张一叶银杏经过深秋的熬练,已脱变出成熟的美,夹在反光镜的玻璃缝里,一个清扫落叶的清洁工人意外地闯入镜中,配一句“黄叶,不过是换一种生命的状态,去窥探这个真虚难定的世界”;第三张黄叶粘附在挡风玻璃上,雨后的玻璃上还匀着一层水,照片是坐在车内往外拍摄的,成照后叶片四围一层水膜,在天空背景里显得格外夺目,配之“树如此挽留,叶还是义无反顾地寻找自己的天空”;第四张枯叶搁在车头盖顶上,一汪水迹与叶子凹凸相邻,有点扁化的八卦图,配之“落黄,凋零在任何处,都是精致的落幕与扣人的风景”。我是觉得用了心的,但一位不解风情的青联朋友说,“破树叶一片,整那么诗情画意干什么啊”,那就有点让我“寒心”啦。这还不如儿子的默契,小雪那天送儿子上学,我指着一地梧桐叶说:这是秋天写给冬天的信。儿子好奇地问:那写了什么啊?我复道:今天小雪了,气候更凉了,别忘记添衣;我要离开了,稍有舍不了,来年再相会。
落叶漫舞在空、碾落成泥都有它的生命存在。
叶的两面,可以一半是诗与远方,也可以一半是人间烟火。落叶寄托了人的精神情怀,也有它的实用性。当年在校时,一位生物系的朋友在实验室将落叶制作成叶脉书签赠予,甚是好看,阅读时用了许久,遗憾的是如今不知是遗失了还是夹于某本藏书中了,但至今还念及着朋友亲手制作的情谊。在反围剿时期,因封锁买不到纸张,红军宣传员就以又大又厚的油桐树叶替代纸张,报道并分发“活捉张辉瓒”的重大军事新闻,被称之为“叶报”,振奋了根据地的广大军民。这些还只是落叶一个侧面的实用意义,如果谈及“桐叶封弟”的典故,那叶子的作用可以载入史册、甚至影响历史。这典故在《史记》、《吕氏春秋》中均有记载,大概说的是年幼的周成王和弟弟叔虞作游戏,成王把一片桐树叶削成圭状,将唐国“戏封” 给叔虞,史佚以“天子无戏言”为由,使戏言成真。后来叔虞死后,其子燮父继位,将国号改为晋,晋国的建立,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刻影响。叶如人生,不同的落叶总有不同的命运。
禾易于2021年1月20日腊八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