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会发现,身边那些在高一上学期物理不好的同学,到了高一下物理成绩变得更差了。
这是为什么?
高中物理知识点连接得非常紧密,一个环节学不会就容易出现大问题。
我们在高一下学期会学习四个章节:
1、圆周运动
2、万有引力
3、功能关系
4、动量碰撞
圆周运动大量运用到受力分析、牛二定律、曲线运动的知识。
而万有引力则是圆周运动的应用。
功能关系和动量碰撞这两个章节会与直线运动、受力分析、牛二、曲线运动这几个章节相结合。
高一下学期物理知识都不会单独地考察!
所以说,如果高一上学期基础没有打牢,到了高一下学期就会越来越吃力。
如果你的成绩没有75分,或者连70都没上。
那就赶紧趁着寒假去学习,抓紧查漏补缺。
我的一个小学弟,高一下期末30多分。
和他聊天的时候,信誓旦旦的和我说:
“学长,我都不知道怎么回事,我高一上学期还能打70多分,怎么到了高二就不行了?”
还是那句话
高中物理知识点连接得非常紧密,一个环节不会就会出现大问题。
高一70多分,说明你还有30%的题型不会。
这些问题当时不处理,只会被时间无限放大。
说完了为什么高一上物理不及格,到了高一下物理很难逆袭?
接下来说说
寒假该怎么做,才能避免这种情况?
一、首先,改变对假期学习的认知
相信很多家长都给孩子报了各种寒假班。
但往往这种补习的效率并不高。
是老师不行?还是我们智商不够?
都不是。
只是因为,大家还没有要在寒假“弯道超车”的意识。
其实我高中的时候也是这样的。
毕竟都假期了,有几个想学习的呢?
但是,假期才是缩小/拉开你和同学差距的最好时机。
在学校里,你课间不休息,同学也不休息。
你上课认真听讲没浪费一分钟,同学也一样。
那么只有在额外的时间里努力,才有逆袭的机会呀。
百米赛跑,难道你不想先比其他人跑50米吗?
二、设置目标,制定合理计划
寒假学习的方向只有两个,复习和预习。
目标的设置总结成两点:假期时间少于30天的、目前成绩在及格线以下的,可以把时间都放在复习上。
假期时间比较长的、目前成绩70分以上的同学,可以用20天复习完上学期的课程,然后进行预习。
设置好目标后,我们还需要一个详细、合理的计划。
一个好的、可行的计划,应该具备这些特征;
1、细致。
要把时间精确到分钟,而不是上午做这个下午做那个这样模糊的事项。
2、合理。
有的同学特别喜欢把计划表写的满满的。
从早到晚恨不得24小时不合眼。
不至于,真不至于。
计划的再多,做不到又有什么用呢?
路要一步一步走。
大多数同学都会过高的估计自己的执行能力。
所以学长建议大家,拿不准的时候,按照原计划的80%来执行就会刚刚好。
3、按知识模块学习。
“刷题大法”经久不衰固然有它的道理。
但其实基础薄弱的同学是不适合大量刷题的。
可以说,高中物理70分以下的同学,基础知识都存在问题。
我之前有个学弟,特别喜欢刷题。
寒假给自己制定的计划就是,每天三套物理卷。
刷了一个多月,开学测验的时,分数不增反降。
刷题,不做总结不做错题不回看知识点,就是无用功。
会的题还是会,不会的题依然不会。
原地踏步有啥用呢?
三、管住自己,加强自制力
在家里学习,最大的问题就是管不住自己。
刚放假计划订的自己都佩服自己。
结果第二天就执行不下去在床上一躺就是一天。
想的再好,不做就等于0。
1、尽量“一切从简”
什么叫一切从简?
就是把有可能干扰到自己的东西,都拿远远的。
手机、零食、掌机都别出现在视野里。
刻意的强迫自己在计划好的时间里专心学习。
效率最高的学习方法,就是学习时,一心一意的专注学习。
2、设置合理的奖惩机制
计划执行初期,肯定有很多同学不能很好执行下去。
这时候我们就要为自己的行为设置“责任”和“价值”。
做得好有奖励,没做到有惩罚。
当然,我们的奖励不能是玩两小时游戏、刷50个小视频这种与学习目的背道而驰的东西。
看看课外书、科普栏目、打球都是不错的选择。
我是一只物理汪,任何高中学习问题欢迎大家评论区留言哦~
点关注,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