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认识的南宋,大多是从辛弃疾、陆游等爱国人士笔下的意难平开始的。我们总是不理解,南宋朝廷为何如此懦弱无能,偏安一隅。但或许,通过另一种方式,打开历史,会发现,这样的题,也变得可以理解了。
跟着作者云葭一起搬家去南宋。用小女子赵四娘子的视角去打开南宋的吃喝玩乐,一起穿越千年《挑战古人100天3:搬家去南宋》吧!
严谨考究各方面历史文献著述,如《梦华录》《岁食广记》《武林旧事》等,从娱乐、饮食、民俗、节日、经济、艺术等不同的维度真实地还原了南宋临安城百姓的衣食住行,小资生活。用生动的小场景,以寻常百姓的生活状态,感受宋朝南迁后一代的苦乐酸辛,风雅惬意与难消的乡愁。
当西湖上的画舫游湖开始,赵四娘子也要趁着天子龙舟出游与民同乐之时,好好梳洗打扮,外出游玩一番啦。然而当不知情的婢女提起“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的诗句时,却只能闭口不提,“嘘”声作罢。是的,这是南宋不可提朝廷百姓不可提及的伤痛。“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做汴州”。当辉煌真的成了往昔时,或许放下才是对自我一生的放过吧。
当深巷中卖花的叫卖声响起,惊起的是谁的清梦,还是谁对汴京瓦舍勾栏的乡愁?南宋的卖花郎叫唱声可一点儿不亚于现在的各色直播,甚至在南宋卖花界也涌现出一批批带货“李佳琦”,连宋娘子听了,都忍不住想要花钱买买买。甚至南宋的卖花行业一年四季都可不停歇地有生意,有主顾。春有桃花夏有荷,秋有木香冬有梅……连平民百姓都乐意消费,正是因为生活的富足才成就了这样宽松雅致的诗意生活氛围吧。在临安做个卖花人,就能做到丰衣足食。这也是宋朝能够形成“焚香点茶插花挂画”四艺的根本原因吧。生活富足,自然开始追求更多的精神享受。
而享受过于精细之后,不免还是会有午夜梦回吧,夜色四合之后,在卖花声浓浓的汴梁乡音里,还是会不免升起缕缕乡愁吧。不然为什么会在浴佛节时感叹去不了大相国寺,退而求其次地自我安慰,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在哪儿过节都有意义呢。
意难平是一群人的意难平。
偏安一隅也绝非是一个人的偏安一隅。
有时候文人墨客动动笔墨的爱国报效,可能是上位者们的辗转反侧、忧思难寐。或许他们也曾反复权衡,他们不想去赌上所有的文化遗产、百姓身价去完成这一场场一掷千万金的豪赌,或许有懦弱的缘由,也可能或许,只是因为对苦命流离百姓的另一种怜悯?历史均已入土,真相我们不得而知,或许我们只有尊重。用审美的眼光看待南宋留下来的这一切美的艺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