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旦大度容人
王旦当了宰相,他处世圆滑,凡事不固执己见。寇准对王旦很不满,每次见了皇上,他都要说王旦如何如何?
但王旦却始终如一,在皇帝面前,他总是提到蔻准的长处。
有一天真宗皇帝笑着问王旦,你总是称赞蔻准,但为什么蔻准总是专门要挑你的短处说呢?
王旦笑了。他回禀真宗:臣当了多年宰相,参与国家大事,难免会有很多缺失。蔻准这个人很忠直,他对陛下奏事时无所隐瞒,所以说些臣的缺点也是应该的,这也正是臣称赞他的原因。
真宗大笑起来,你真是个好人哪?
蔻准后当了枢密院直学士,王旦有些公文送到枢密院,有不合格式的地方,蔻准就上奏给皇上。王旦因此会受到责问,但他并不介意,只是承认错误。有一次,枢密院有公文送到他那里,他的部下发现了这份公文也不合格式,就高兴地对王旦说:这次我们也抓住他们的毛病了,上奏给皇帝吧!但王旦没有同意这样做,而是把公文退还给枢密院。蔻准感到很惭愧,他见到王旦时说:你老兄怎么这么大度呢?王旦只是笑而不答。
蔻准被免去枢密院的职务后,私下向王旦求情,让他提议自己当宰相。王旦推荐给皇帝让他当了宰相。蔻准又是感激,又是羞愧。他感到自己在度量上远远比不上王旦。
释评:
宰相肚里能撑船,王旦就是这样,无论蔻准怎样对他,他都是照样称赞蔻准。这是做给皇上看的,也是做给蔻准看的。
说王旦对蔻准总是挑自己毛病不往心里去,未必正确。王旦是聪明人,他能从大局着眼,没有采取针锋相对的方法,而是把不利化为有利,把对手化为朋友,他做得很漂亮,最后让蔻准对他心服口服,再也不会挑他的毛病了。
王旦深通谋略,想想看,他要是和蔻准作对,以蔻准的才干,他未必是对手,至少会弄得两败俱伤。即使把蔻准打下去了,也会显得他没有肚量,因为蔻准毕竟是一位贤臣,影响总归不好。而照这个样子行事,他在皇帝面前是好人,在蔻准面前也是好人,只是要自己忍耐一下,多说对方的好话,又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