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影片《普通人》。
男孩患有抑郁症,曾数次伤害自己,在住院治疗8个月后回到学校,却很难融入大家,上课出神,不愿与人交流,曾经的好朋友试着去接近他,希望能帮助他尽快康复,结果却差强人意,他依旧独来独往,不愿说话,常常是一个人独处,神游物外。
在家里,为了不想让父母担心自己,他努力表现出一切都正常,尽管吃不下饭,说不着觉,他会逼迫自己尽量表现出对食物的喜爱,尽管是每晚都在床上辗转反侧,彻夜未眠,却故作自然地说,自己睡的很好。
然而他有意无意间流露出的恍惚,失神,都被细心的父亲尽收眼底。于是他给男孩约了心理医生。男孩最初是抗拒的,他觉得那没用。在精神病医院住了8个月,对他几乎没用。
然后有一天他还是忍不住拨通了心理医生的电话,提出想约见他,并约好了咨询时间。
最初的见面,男孩对待医生的态度是抵触,抗拒,不信任,冷漠,暴躁,直至有一次男孩终于在医生的一次次追问中勃然大怒,然而这正是医生一直期盼的结果,发泄对于现在的他是排解负面情绪的最好方式。
因为他知道男孩把自己困在了情绪的黑屋子里,找不到方向和出路,只能一日日沦陷,而他必须帮助他凿开一个洞,让光照进去,让他看到方向,看到希望。
显然这一次他做到了。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愿意表达,愿意倾诉就是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因为表达可以了解更多的信息,也更有利于帮助他。
男孩在一番毫无顾忌的宣泄之后,感觉到轻松了不少。至此,他对医生的抗拒慢慢转变为接纳,信任。他愿意敞开心扉,将一直隐藏于内心深处的悔恨,自责向医生倾诉。
他有一个哥哥,记忆中,哥哥比自己优秀,妈妈似乎也更偏爱哥哥。其实他的学习成绩也是非常优异,但妈妈似乎总是视而不见,没给过他鼓励,认可和肯定,他感受不到来自妈妈的关爱。
在一次和哥哥乘船出海时,遇上了暴风雨,他幸存了下来,哥哥却永远地离开了。他觉得哥哥的离去是自己的责任,但实际上跟他并没有关系。从此他一直生活在自我谴责和悔恨之中。
之后一个曾经精神病院的病友也毫无预兆的自杀身亡了,这位病友不久前刚和他见过面,并且表现出对生活的无限热情,积极乐观,还鼓励他好好生活。
这突如其来的消息让他再一次陷入自我谴责的情绪中,他觉得如果自己再敏锐一点,能捕捉到她情绪中消极的一面,或许就能挽救她。
医生一再对他说,这不是他的错,他不应该也没义务去承担本不属于他的责任,但一时之间他无法接受。
影片中另一个主要角色,应该是他的妈妈。在我看来,妈妈是一个比较自我的女性,在她内心,体面甚过一切。
在大儿子的葬礼上,她完全没有大家理解中的刚刚失去孩子的母亲的伤心,悲痛,反而关注的是老公衬衣与鞋子颜色的搭配是否适合,是否得体,是否体面。
看到这里,让我感受到的是这个妈妈的冷漠。似乎她在她的内心唯一在乎的事,就是把最光鲜体面的一面展示给外界,在别人的赞美和欣羨中自我陶醉,自我享受。
即使小儿子深陷抑郁的泥淖之中,随时都可能溺亡而死,为了维持在外人眼里所谓的体面,她照常参加各种聚会,并且因为爸爸和别人聊到儿子在接受心理医生治疗而恼羞成怒,责备他不应该把这些事对外人讲,这样会让自己在别人面前很尴尬,很难堪,很没脸面。
特别是当儿子主动拥抱她时,她表现出的漠然与僵硬再一次将儿子推向了痛苦的深渊……
她的行为最终触怒了老公,指责她心里只有自己,只有所谓的体面,对儿子却不闻不问。即使儿子每天都在痛苦中挣扎,甚至随时都有结束自己生命的可能。她依旧表现出冷漠与偏执。
老公的一段话似乎触动了她,她默默收拾好行李,准备离家一段时间自己好好的想一想。
影片的最后,男孩在医生的专业帮助下,爸爸的耐心陪伴下慢慢走出了内心的阴霾,并且收获了美好的爱情。
影片讲述了一个普通家庭的故事,我感触最深的是,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如何与孩子相处?当我们在埋怨,指责孩子时,是否考虑过孩子的感受?特别是二胎,三胎政策的推行,父母应该如何平衡在孩子之间的关爱。这点真的很重要。
同时,我们还需要培养自己敢于表达内心情绪和自我感受的勇气。勇于表达,善于倾诉,是一个需要我们不断学习,不断践行,不断更迭的过程。我在试着迈出第一步,希望自己能越来越好……
当然很可能有缘看见这段文字的友友已经做的很好了,愿意分享一下吗?期待您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