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前是个培训老师,那是我走出校门后的第一份工作。
简单介绍一下这份工作:各层各级不断考核,考核合格者被排课,排到哪里就去哪里(范围是全国)。从接到排课任务开始,整个人就已经陷入了焦虑。收拾行李、订票、去指定酒店这都是小事,最让我焦虑的是备课和面对学生。
在省内上课还好,毕竟是自己的地盘,方言大多是相通的,只要语言能听懂,其他就比较好办。最怕出省去上课,那真叫一个人生地不熟。有一次我被派到了S省上课,这个省的学生是出了名的聪明好学善问。去之前我就非常焦虑,一方面是备课量十分巨大,一方面是非常担心自己上不好课被投诉。当时我的打算是如果被投诉了就辞职不干了,抱着这样的心态出发了。
上课时间是:上午8:00-12:00,下午13:30-17:30,晚上19:00-23:00。所以我能利用的备课时间是中午和晚上下课之后,每天睡觉的时间是4-5个小时。第一天下课就有学生去和教务老师反映,我讲课声音小,理论知识讲得太多,做题太少...哈哈,生活真的没有童话。还好反映的问题不算太大,人家也没投诉,那我还能解决。刚好和我同住的老师是从业好几年很有经验的老教师,也给我传授了一些秘诀,他乡遇贵人啊!带着战战兢兢的心情,这个课程结束了,我临走前还有学生给我送了一瓶饮料,告诉我路上小心。
类似这样的经历很多很多,其实每个熬夜备课的深夜我也有过这样的念头:把书一把火烧掉然后一走了之。但我没有真的这样做,这样的念头只是一闪而过,然后我接着备课。因为我知道,逃避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打败焦虑最好的办法就是直面它呀。所以每次登上讲台前,我先练习,从自我介绍开始练,然后把最难的题目讲五六遍,希望能用简洁的语言表达清楚。每次课程我都是咬牙坚持下来,面对那些或刁钻或古怪的学生始终有耐心,大不了上完课痛哭一场,结课的时候轻描淡写说一句说“不过如此”。当然,这种心态我也是慢慢才练出来的,所以在我的从业生涯中,焦虑占了很大一部分,发际线的上移能说明这一切。
现在回想起来,这是一段又痛苦又令人兴奋的岁月,充满焦虑充满挑战充满未知。最近愈发觉得感恩那段岁月,练就了一个勇敢的自己。
其实生活本身就是充满焦虑的:工资低如何过活、领导犀利的眼神是不是嫌弃我、那个同事是不是不喜欢我.....因为关切所以焦虑。之前提过的ABC模式强调了我们对事情的看法的重要性,很多时候是我们把事情看得太严重了,所以才那么那么的焦虑。有四个字好像能缓解部分焦虑,大家可以参考一下。对于我这种过分在意别人感受的人来说,以后可能要学着说:
“关你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