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所普通大学的普通学生,既没有忧国忧民的情怀,也没有伤春悲秋的心性。既然他事书无可书,那就写写自己吧。
先说说我的家庭,我的家结构简单只有一家三口,父亲母亲和我,家中一路顺遂无灾无难,并且家里经济状况也是呈浮动上升趋势的。我就是家中之宝,明日的倚靠,虽然爸妈总说我如果不啃老他们以后老了完全养的活自己,不过我总当这是他们傲娇的说辞。简单平凡互相嘴贫构成了我家的全部元素。
我的知心朋友有两位,知心朋友真的大都由时间检验,朋友之间分开因绝交而老死不相往来者少,多为时间一点点把我和他人之间的联系一根根剪断。所以很多原来的要好的朋友只在一个时间段陪我好好走了一段路,这两位是跨越时间段而一直关系不断的。第一位是一个乐天努力的姑娘,我和她相处时间最长,相处有八九年了,人生也无几个八九年,我连自己都叹这段友谊的神奇。第二位是一个现实而踏实的姑娘,相处也有五六年了。两者一个给我前进的激励,一个给我冷静的提醒。我有时却不知足,想过朋友成群,天南海北都有好友。做过尝试后发现,人们得到想要的,就会失去所拥有的。我的精力有限,与其交一些饭桌维系的朋友,不如少而精地交能和我一起去努力的朋友。
若是我的人生是一个空间,那么上可以望到顶,下可以看到底。往后看旧事已确定,往前看前路的模样却多能望尽。也就是说我差不多在一条我已知的道路上走着,但是若是不小心,这条平淡的道路我还未必能走的平稳。这听上去十分令人泄气,我年龄小些的时候,也做过热血沸腾人生逆袭前路光辉灿烂的梦,想过去更大的城市,更远的国家,去成就老来还能向别人吹嘘的事业。我的心沸腾如一锅热油,却没有水珠溅落下来,只能使热油慢慢冷却,终泛不起波澜。而随着成长,我才发现,谁的人生都不可能保持一锅热油的状态。
我在网上看过一个帖子,怎样看到它的原因已经忘了,帖子内容大概表述的是年轻人,你为什么这么急?上面有说到只有5%的人可以真的成为我们所说的牛逼的人,而95%的人多半在平凡中默默无闻。我当时看到这个帖子想的也许是就算5%少那也是算有几率啊,或者说我就当个平凡普通的人得了反正那么多人陪我。今天我再回想起来,我发现我的关注点竟然在这种无谓的数据上,而没在这篇文章真正想表达的东西上。我真的太急了,对父母恶言相向,将自己的失败归咎于自己的出身;在和别人谈话时觉得对方很啰嗦急于打断别人;在看书时急于看更多本而不做沉淀,最后这本书对我来说仅仅是看过;不屑于现在所处的环境又没有脱离的资本……我事事想争人前,而脚步却越来越慢。我听过读书决定人生论,也听过读书不是人生的唯一论,但是综其来讲,不过是要有一技之长。现在的我不缺的是时间,而最缺的却也是时间,如果忙忙碌碌却碌碌无为,不如慢下来,感受时光带给我的一种沉淀。那才是我能踏实地站在上面,触向更高的高处的基础。
这是关于我的,我的成长,我的感悟,我的青春,我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