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个标题你可能觉得这篇文章涉及到了经济学原理,会非常枯燥难懂,直接略过了;如果您看到这里,我想向你简单介绍下行为经济学,这是一门研究人们在经济活动中所做出的一些列不可思议的行为的学问,非常有趣。行为经济学会抛开经典经济学的理论,通过实验或现实生活的经验,以人类是感情动物这一条件为前提,来研究人类在经济生活中的各种感情倾向和行为倾向。
股权投资是对人有强大吸引力的经济行为,通过阅读行为经济学相关书籍,了解到一些行为经济学原理可以用来解释自己投资中的一些判断倾向。
1、沉没成本谬误——钱一旦投出去,投资行为就很难中途停下来。
“之前我都投入那么多钱了,如今股票跌的很厉害,但是不把本钱赚回来我绝不割肉。”持有这种想法并且不割肉的投资者在股市中非常常见,在这种想法下不会尽早止损,反而不断加仓买入,以求尽量降低成本,然后这样的结果是会套入,没有资金买入其他的好股票;甚至这只股票一蹶不振,账户再无资金被迫出局。
电玩城的绝大多数项目都是利用了你的这种心理,比如夹娃娃机,一次两次没有夹到,你总想着下一次总能夹到,于是把手里的游戏币一个个用完,如果这时候你看到旁边有人夹起来了,你多半会感到不甘心,继续买入一些游戏币,所以就不停的玩下去。
在投资领域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交易原则:止损。如果能够坚守这个原则,面对买入的股票在下跌,投资账户在亏损,你一定会尽早割肉,承认自己的选股错误或者运气不好,以让自己避免亏损太多,这时候反而有卖出的资金投入到更好的股票中去获取收益。
前段时间,自己买入一只刚发行的新股,然后不久就跌破发行价,并且在随后的时间降到了自己的止损价位,然而并没有立即止损,在重新阅读自己的交易原则之后,在股价又一次跌至止损价位,止损原则强制自己卖出。
2、人们喜欢投资身边企业的心理背景
在股市中,很多投资者会有把资金投入到自己身边企业的倾向,也就是自己以前熟悉的企业、本地的企业等。这样的好处是更容易获取企业的信息,尤其是那些细微变化的信息。心理学上认为,人有一种熟知性法则,了解的越多就越容易产生好感。而且还有一种“单纯接触效应”在作祟,容易产生好感。然而这种做法会导致一种倾向,容易把身边的企业误认为是值得信赖的优秀企业,但事实是这些企业和投资回报率高的企业之剑没有必然的联系,主管效应会让自己看不清这些数据。
回想起自己买入的第一只股票——永辉超市,就是因为自己在零售企业工作,且有朋友在永辉超市工作,所以当时并没有分析公司的盈利和每股收益等财报信息,也没有注意到公司股价处于底部,就靠着一种简单的熟悉感买入了这只股票。
行为经济学中关于股权投资方面的有趣倾向还有很多,希望能够通过上面的例子让你对自己的投资行为有所了解;另外在股市中需要判断决策的次数也很多,每次失败的经历都需要你重新复盘,看能否通过一些行为经济学理论来解释自己的失败投资,从而在下次决策的时候,避免犯同样的错误,对自己错误的投资行为及心理了解越多,你就有极大的概率避免成为“股市的韭菜”,转而在股市中取得非凡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