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我写了两千字废稿,这值得庆祝欢呼。
①诞生
你第一次用第二人称视角写故事,这种视角常用于大段的赞美和抒情,你看中的正是这一点,打算用三千六百字来夸夸自己。
用歌功颂德来凑字数,溢美之词只围着自己转,肯定会被编辑和读者围殴,但你毕生所学有限,词汇匮乏到只够夸一个人,而这个人已经内定了。
你要表扬一下那个写了两千字废稿的自己,你甚至为半途而废找好了褒奖词:及时止损、量力而行。
因为你及时醒悟,那个故事,你写不出来。
它叫《拯救猫咪计划》,你写的这篇《胎死腹中》,是它的同人文。
②构思
你在葫芦世界看到一个话题:你最想穿越到什么时候?
当时留言说要穿越成十三四岁的自己,去拯救一只猫咪。
那时你尚有鸿鹄之志,你想写科幻。太多的故事发生在过去,你不想陷入那种无休止的缅怀或反思中,你想展望未来,那是儿孙才能享受的世界。
你臆想出无纸化办公,售卖思维,时空胶囊这些时髦玩意儿,甚至为时空胶囊写过两百字的详细设定。
你故事中的角色纯属虚构,但这一次,你想玩真的,《拯救猫咪计划》的角色原型,是你自己。去掉科幻外衣,那只猫咪曾鲜活过,它被虐待致死、血肉模糊的冰冷模样,成了你的童年阴影。
你的文字不再是显露个性和自我的工具,它成了手术台上的解剖工具,揭开幼年的懦弱和沉默,剖析你不曾细想的过去。
它化作酷刑,拷问你为何不阻止那场恶行?
你之所以用第二人称,是因为以第一人称“我”的眼光去回顾曾经,“我”会入戏太深而着急洗脱罪名,以第三人称视角去重现情景,则像个旁观者而不近人情。
你不想当自己的辩解者,也不想当自己的批判者,第二人称更像个陪伴者,心思细腻,善解人意。
你定好了核心矛盾和叙述视角,只差动笔。
③大纲
你对自己的阅片量一直很有自信,以为消化了所有科幻大师的毕生精华,不缺底蕴,创作会是一件信手拈来、顺理成章的事。
你引以为豪的观影量却是一种无形的镣铐,你看的越多,也越懂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越对这些故事心存敬意。
你瞧不起“拿来主义”,山寨、借鉴影片的经典创意,东拼西凑出一个四不像的故事交差,既恶心了别人,也贬低了自己。
这个同质化严重的信息时代,原创是你仅有的底牌,每当一个新点子成形,一旦和前人拍过的片段意外巧合,都不得不主动舍弃,读者一句轻飘飘的“似乎在哪儿看过”会让你羞得脸红。
你写完大纲,情节几乎是电影《蝴蝶效应》在异域失散多年的龙凤胎,内核逃不过那一句“逆天改命,死不足惜”。妄图穿越回过去修正错误,只会触发更悲剧的未来。
故事的女主也几乎和电影男主经历一样的事,借助穿越道具想让每个人都获得圆满,然而每次穿越都在徒劳挣扎,救回猫咪总需要转移代价,而暴行的受害者也不再是小动物,而牵连到人命。
你动摇了,第一次怀疑自己:你写的到底是《拯救猫咪计划》还是《蝴蝶效应》的同人文?照着大纲展开,你敢百分百担保这算一篇原创故事?
偷懒轻而易举,新瓶装旧酒,文字能玩的花招太多,换个国家换个主角去重述大师凝练好的道理,手段高明到外行看不出来,但你要挑战的是最难的路。
你不想当一个复读机,这个年代复读机泛滥到遍地开花,你只想传递有趣的新鲜事物,无趣是写作的死胡同。
你翻新了一遍大纲,这是你继续创作的底气,也是底线。
④正文
一直很没内涵的你写下自以为有格调的四个字:
向死而生。
你不再抖机灵,轻松活泼的文风也严肃写实地配合故事,这个故事足够有分量,它涉及生死上的抉择,任谁也不会嬉皮笑脸,轻浮跳脱。
初稿写到500字,你删的一干二净,写得太假。
开场是一对中年夫妇考虑是否签署女儿的安乐死*协议书,患者母亲似乎反应过度,原话是“哭成了泪人,抽噎个不停,话说得断断续续……”
(注:安乐死是病危到回天乏术的患者才有资格签署的无痛致死术,目前中国不允许安乐死。)
这种哭到话都说不清的行为像是小孩子的受欺负后才有的表现,更像是电视剧里演大段抒情的琼瑶戏,太过浮夸而有些失真,沦为狗血的八点档苦情剧。
你不得不承认写作有门槛,阅历有限,见识太浅,是否亲手了结女儿生命,情感上的煎熬太沉重,死亡这时变得郑重有力,你无法驾驭。
几天后重写,原来最致命的阻碍远非于此。
《拯救猫咪计划》的主角叫吕彤,她是你人格的一部分,却因为新的大纲而脱胎换骨,只因你给她换了病历。
吕彤作为一名精神病患者,和你切身体会的抑郁症不太一样,她的病情更加复杂,是微笑抑郁症,医学术语称之为双向情感障碍,再精确一点,被诊断为双向情感障碍I型。
该病具有家族遗传倾向,发病极快,病情极易恶化,复发可能性高,患者多半英年早逝。
你几乎把女主逼到到绝境,未来的科技能治愈癌症,弥补DNA的缺陷,即使这样,她也是为数不多有资格有意愿去签署安乐死的将死之人。
正因如此,时空胶囊才能成为转机,吕彤才能穿越过去救回猫咪,医好心病绝处逢生。
行动远比想法苍白,你曾和一个患微笑抑郁症的常州女孩聊天,以为经历的一切都是写作素材,隔着一块屏幕,能伪装的喜悦太多。然而抑郁症之间千差万别,你只沉浸在自己的悲观中迷蒙了双眼。
你同时打开十几个网页去了解吕彤的病,为伪装行家下过功夫,你特意提到了“电抽搐治疗”以及“创伤后应激障碍”,没有任何注释,读者能不能看懂也不去管,只求女主出场不出戏。
然而真相一如既往的残酷,女主的歇斯底里没有前因后果,就那么突如其来地抽风,很莫名。
就那么磕磕绊绊地让吕彤陷入了昏迷,你心中已经有了人设假大空的小疙瘩,但海明威那句初稿都是狗屎的激励让你诸多不顺也要写下去,你懊恼医生的戏份太重。
这个医生也是你胡诌的,与其说是专业的精神科医师,还不如说是警察派到医院的卧底,对联合国法令倒背如流,分析病情的过程像办案一样抽丝剥茧,没有披上重症监护室的蓝大褂,简直就是从业多年的老油条。
医生和护士的对话枯燥到像写作灾难,两人一板一眼地前应后合,写的也不够痛快。
两千字事无巨细地交待,才勉强提到穿越对女主多么重要,这只是大纲的开头。你堆砌的自信像被保龄球推倒一样,故事的节奏如此慢热,不知会逼退多少读者。
你被自己打击得一无是处,看完了写好的两千字狗屎般的初稿,情节生硬到自己都无法打动,这稿子算是彻底废了。
比起最初的500字,唯一的进步是中年夫妇的反应总算正常了,接受女儿安乐死的现实并成全,这就像在殡仪馆签字火化一样,和万千个决定没什么不同。
你保存好文档,不再去写后续。
言之无物,如空中楼阁,浅薄的你撑不起有分量的故事。
《拯猫猫咪计划》因此胎死腹中,写不好就不写,执迷不悟等于自讨苦吃。
⑤转变
你把未完成的稿件晾在一边,过上了浑浑噩噩不知所终的日子。
你看电影、刷煎蛋、追《再也不要做怨妇》、看耽美视频剪辑、迷上钟汉良熬夜看剧,日夜颠倒,浮躁懒散。
偶尔点开发文的平台,不出所料,没有新作就没有互动,故事热度一散,写手的存在感随着时间推移趋近于零,为了证明你没那么快过气,你像个怨妇一样点开作者后台,一天自作多情个好几回。
你越享受那种被读者赏识的亢奋,就越想被更多的读者“翻牌”,期望也随之膨胀,稍不如意,就落寞得像个泄气的皮球。
你只是是被贯出来的玻璃心而已,荒凉和冷清都是自找的,同行深谙写完后作品就不再是自己的,他们不会被眼前诸如赞数、评论、游览量这种附加物迷住眼,节制而勤劳。
你做不到,你写文一直精雕细琢,效率不高,即使写出的是废稿,也是两天不分昼夜的成果,你从来不是天赋型选手,最大的野心也只是被看见而已,支撑你写下去的只是那一句话:
嘿,我在这儿呢!快来围观哦~
没人围观,你像荒地里被风吹倒的枯萎根茎,日子照样过,却只感受到时间的荒芜。
直到……邻居抱来一只温顺的狸花猫。
⑥触动
狸花猫初来乍到,见到一堆生面孔,躲在沙发下两三个小时,禁不住诱惑,就贴在火炉底下睡觉,枕着棉拖鞋,习惯如《拯救猫咪计划》里的猫咪一般。趁它熟睡时,你摸了它两回尾巴,它钻了两次沙发。
它看出全家人的善意,有胆在沙发上上蹿下跳,
爬到你的腿上睡觉,睡衣的触感让它觉得新鲜,用爪子试探个不停,还跳到你被子上睡觉。
猫很爱干净,你不嫌弃。你喂它酸奶,喂它狗粮,喂它水,看它在你腿上翻肚皮打滚。你想,也许那只受虐的猫咪,并不怪你。
你认真回想那一次阴影,会发现当因弱小而无力改变一个人的暴行时,需意识到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自带软肋,用宽恕去接受惨淡结果,好过在无尽的自责中否决所有努力。
而《拯救猫咪计划》真的会就此搁浅吗?
它不仅没有被废稿,反而已经完结了两遍。
当写完一回故事大纲,相当于完结了一次作品,每个角色的心理戏你都能感同身受,每一帧画面也像印在胶片卷儿上那样自动播放,这个过程好比导演包场看一遍首映,畅爽!
你再用文字去重现电影画面,并非对读者尚存责任心,也不把写作视为思维练习,你单纯想炫耀一下,一个在生活中平平无奇的人会有怎样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你为脑洞标记烙印,你的每一篇故事都力争新奇治愈,当然,唯一会重复出现的物种是猫,猫是你故事的吉祥物。
你也终究会明白写作不是为了数据好看,读者中总有性格腼腆的人,ta或许不点赞不评论不转发,像个过客般神秘而缄默,你只需要做到,这个故事即使隔着一层屏幕,也能让腼腆的人会心一笑,这就够了。
这样想你会更温暖,玻璃心又自动愈合了。
ps:贴上废稿2000字,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ง •̀_•́)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