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1//
微信的好友分组这个功能很神奇,
自恋傲娇的人把它设置为:
没我美的
比我丑的
暗恋我的
陷入爱河的人把它设置成:
我喜欢的人
除他以外的人
到处撒网的人把它设置成:
捕捞难度系数8分
捕捞难度系数5分
捕捞难度系数3分
备胎
大多数人更多的只是简单设置成:
老板、同事、同学、普通朋友、死党、恋人、家人…
好友分组就像是一层过滤网,
通过它达到把个人生活和工作隔开,
把私密心事和共享状态隔开。
保护了自己的发言欲,
也没有太限制自己倾吐的自由性。
那些发给不同人看的朋友圈,让不同的人看到了我们想展示给他们看的一面,从而建立起了我们不同的「朋友圈人格」,
朋友圈也成了一个多元化的「圈子」。
也正因为这样,有些小心翼翼编辑出来的朋友圈,小部分人可见却等不到回应,会让发出来的人感到失落。
发后就感觉自己「矫情」或「神经质」,没过多久便删掉。
所以有一天我发了一条状态:
在社交网络发那么多状态,
最后还不是都要隐藏或删除。
久而久之朋友圈发得越来越少,
发关乎自己情绪和处境的朋友圈更少。
甚至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
反而更热衷于没有太多熟人的其他平台。
由于朋友圈本身就是一个互动反馈的机制,
「虚拟的自我」往往很脆弱,
每一条动态都把自己推向了剧场表演的中心。
所以更多的时候都在想别人会不会喜欢、会不会产生兴趣。
很多人发一条朋友圈之前,
先在很多张图里面精挑细选,
流水线式走一遍多软件P图流程,
再反复斟酌配上有意思的文字。
这样做的人渴望得到很多的关注和评论,
建立一种「真善美」的形象,
他们的好友分组不是很多,
不可见的分组也比较少。
也有一些人非常随性,
发朋友圈的次数本身就少,
发的时候还简单粗暴,
一句话甚至都没有,只有配图,
再或者只有一两个随性的表情。
他们狂拽炫酷自带吸引属性,
看似很口语没有文风的语言,
但胜在勇于表达自我,
作为朋友圈的一股清流往往能收获很多点赞。
他们的好友分组不是很多,不可见的分组基本上除了家人其他没有。
而两者综合的人似乎更常见一些:
时不时画风就开始突变,敏感矛盾又精分。
不想在朋友圈传递负能量,可是经常性的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下一秒总会讨厌上一秒矫情的自己。
他们的好友分组很多,不可见分组依据发的那条朋友圈而定,可以说是朋友圈的戏精,相当的精(jing)力(pi)充(li)沛(jie)了。
Chapter2//
小时候骗父母没钱,
长大了骗父母有钱。
同样:
小时候哭着骗父母身体不舒服要抱抱,
长大了笑着骗父母一切都好不必担心。
所以在微信好友分组「家人」那一栏里,
他们能看见的全是好的那一面。
要是你发一条暗示心情不好或者遇到困难的朋友圈,他们看到后立马就会给你打电话,甚至连夜赶到你所在的地方来。
你明白不让他们担心才是你最该做的,
他们的安慰还会让你产生自责心理,
你也明白自己再也不是小孩子了,
要独立解决遇到的问题,
所以你不会让他们看到。
如果你呼朋唤友去蹦迪,
在鱼龙混杂的酒吧深夜买醉,
他们看到后会紧张会不安,
夺命连环式的call你快点回家,
一整夜都睡不好。
你明白他们的做法不是没有道理,
但你偶尔太需要发泄和疯狂一次了,
也觉得自己会保护好自己,
所以你不会让他们看到。
这种好友分组和设置不可见对象,
何尝不是对他们的一种保护。
因为太过于重要,
所以屏蔽掉所有的矫揉造作和虚假狼狈,
只留一方乐土给他们欣赏。
昨天和橙子聊天时,
她说有一次和男朋友吵架,
一个人提着行李箱去赶飞机。
结果司机半道上有急事撂了挑子,
晚上还特别不好打车,
等她赶到机场的时候飞机已经起飞了。
无助的她一个人哭了好久,但她屏蔽了家人和我们几个好友,发了一条朋友圈。
我问她为什么不告诉我们这件事,
她摇摇头说:
你们都在别的城市,
告诉你们不仅会增加你们的焦虑,
对我也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帮助,
想等事情解决过了再说。
我们总是习惯性的认为:
对方愿意赤裸裸的面对你,才是真的爱你和相信你,却忘了真正想对你好的人,每一个细节都在为你考虑。
也许你们不会天天联系,可一条简单的状态,对方就可以察觉判断出你的近况和并不好的情绪。
Chapter3//
Anda特别喜欢旅行,
大学期间靠做美甲存下一些钱,
毕业后独自去了很多个地方。
每到一个地方不仅品尝当地的美食,
还会去欣赏当地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
然后拍下很多照片打包发朋友圈。
直到有一次班级群里聊天,
谈到各自毕业后的工作状况和处境,
一位女生酸溜溜地说:
那肯定是属Anda过得最滋润啦,
看她每天发的那些朋友圈,
一边旅游一边享受美食。
哪像我们在生存线上挣扎,
含着金钥匙出身的就是不一样。
群里立马变得安静许多,但还是有几个人发着「6666」的表情。
Anda看到后生气之余退出了群聊,并把那个女生和跟着回应的几个人单独拉到一个分组里,然后发了一条朋友圈:
我本以为分享是维系感情的一种方式,
但没想到在某些人眼里成了炫耀,
我发状态不是为了张扬,
只是想告诉你们:
哪怕我们不常联系,也想让你们知道我一切无恙。
既然你们不想看,那以后也不会再看到了。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我们没办法做到对待同一件事观点一致,
更没办法让身边的人都喜欢自己。
在明白这一点后,朋友圈似乎无形中栓上了很多条枷锁,每一条都提醒着我们要谨慎,对那些会嗤之以鼻的人和志同道合的人分成不同的组。
一边保护了他们的眼睛,
一边维护了自己的玻璃心。
在信息爆炸的今天,
要电话号码变成了加微信,
很多人在加了微信后没有下文,
缺了备注日后都很难想起来谁是谁。
微信好友上千,
平时经常联系的还是那么几个,
少了足够的交流,
看朋友圈就跟逛菜市场一样:
种类颜色繁多,但与自己有关的或者有兴趣的寥寥。
每个人也都是自己微信的统治者,
不管愿不愿意,
总会在一些场景下对好友列表进行「分类管理」。
这种分类实质上是心与心之间距离的划分:
有渐渐疏远的,也有越走越近的。
划分出的类别越多,
只能说明考虑的因素太多,
在人际关系交往中的层次越复杂,
也一定生活的并不快乐和很累吧?
如果好友全都是「好友」,不用分组不用分类,那该有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