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写的都是《情满四合院》的大致内容,今天主要来针对其中的角色联想到我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那个时代的生活。
爷爷奶奶是生于19世纪的四十年代,是和电视里面傻柱,秦淮茹他们是一个年代的,爸爸妈妈是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是和他们的孩子棒梗一个年代的,他们那个时代,是连饭都吃不饱的年代。这部电视剧讲的还是北京四合院的故事,属于城市里的,但是爷爷奶奶却是地地道道的庄稼人。记得奶奶总是给讲当初孩子多没饭吃,去湖北要饭乘火车如何逃票;还有冬天的时候,爸爸叔叔,姑姑他们由于只有一身棉衣棉裤,只好轮流穿上出去玩;他们那个时候连树皮树叶都吃,榆树皮都被做成了面条,由于比较黏,扯不断,只能一口气喝到肚里去;当时玉米面都很奢侈,每天都是以红薯充饥,据说当时红薯都和人的脑袋那么大,一天三顿都是红薯,红薯汤,红薯馒头,红薯面条,红薯干,全部都是红薯,所以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那一代到现在为止都是谈红薯色变。
爸爸也总是在讲他小时候的事情,当时雪下的比现在要厚的多,天气特别的冷,老爸穿着张着嘴的棉鞋去上学,走一路,到学校,脚都快冻僵了,自己还特穿着被雪水浸湿的鞋。老爸16岁的时候初中毕业就不上学了,跑着去周边要饭,要回来的馒头晒成馒头干,先放在一个提前说好的好心人家里,等集满一架子车的时候,借人家一个架子车拉回家给弟弟妹妹吃,老爸也没说路程,说要在路上也得三四天的时间。
我特别喜欢听奶奶和爸爸讲的过去的这些事情,因为听着好像都是在看电视剧似的,老爸说到你们这已经不愁吃穿了,你们是最享福的一代啊,不过他们讲着总感觉不是他们的事情,而是在叙述别人的经历似的。这次又看到《情满四合院》这部电视剧,也真切还原了那个时代的变化,那个时代经历了新中国的成立,国家的改革开放,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这些重大的变化都赶在了一起,才成就了那样的一个时代。
现在的生活和那个年代比起来,人的物质条件基本都不成问题了,现在也都在追求精神的丰富了,每个时代都有它的不同背景,但都是在努力向前走,以及追求更好的生活。
2017.10.29
小屋书桌写,晚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