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没有看书,看的是北京电影制片厂的老片子。故事背景是康有为戊戌变法失败之后,清政府腐败,内忧外患。面对帝国主义的扫荡和侵略,中国不同品种的人出现了不同的面貌。老裕泰茶馆里,吵吵嚷嚷的声音不绝于耳……
或许,我们可以从每个人的一生中,看出时代背景下那一群类似(或志同道合,或臭味相投)的人的生存方式生存状态,看出他们是选择顺应时代潮流,还是坚守自己的原则。
以下是一些我印象深刻的角色。
电影一开始引起人注意的是打手二德子,从大门里目中无人地进来,便开始惹是生非寻衅滋事。它便是衰败的清政府营中的打手,却仗着清政府腐败势力,在百姓中耀武扬威。当朝尽是狐假虎威之人。
来谈谈常四爷。他是一个有骨气的人,敢在不谈国事,所有人都害怕惹是生非的时候,他遵从自己的内心,说出“大清国要完”的义愤填膺之言。在自己的朋友屈服于强权,并且软弱地诬陷他时,他并不害怕。他选择与政府的走狗硬刚,最终入狱。他也从不从事与清政府或者洋人有关的职业,而是靠自己的本谋求生活。有清白高洁的节操。
庞太监这是经常腐败官员的代表,他蔑视百姓,自认为自己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并且极端守护自己的利益,并不考虑国家的安危,反对变法,且充满着封建思想,购买年轻女孩满足自己的兽欲。预示着清朝要完蛋。
刘麻子和小刘麻子都是唯利是图,没有人性的人,在国难之时为西洋人提供玩了,丝毫没有底线。践踏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妇女的尊严。
看看主人公王利发吧。说到底他也是个可怜人。他为了避免茶馆被淘汰,想尽办法赶上时代一次一次改良,直到晚年也没有改变自己的初心。而只有他知道经营茶馆的苦难,他不仅要迎和各个派别势力的口味,他还目睹着许许多多没有人性没有底线的事情发生在这里,他看着自己的茶馆从胜转衰,也见证着许多人慢慢变老。那些奸诈之人混得如鱼得水,忠厚老实之人不被器重、食不果腹,被时代的洪流一次次打压。他作为一个小人物,也做不了什么。就像广大中国的平民百姓一样,看着洋人和清政府作孽,看着康有为戊戌变法的失败,却又无能为力。
秦二爷是故事中十分无辜且可悲的人物形象。他还保留着一点对于贫穷人民的同情和对于实业救国的向往,他非常天真的希望通过办公厂让中国兴起,然而他也就是挣脱不了封建思想的枷锁,他并没有意识到清政府腐败,他也没有意识到,唯有推翻这个王朝,才能真正意义上的救国,所以导致的最后的悲剧。他的工厂不痛不痒,并没有军事化武器之类,因此在资本主义势力的眼里,就是一块唾手可得的蛋糕,随意瓜分。毕竟他是一个从零开始的摸爬滚打的个人企业家,在清政府和外国人眼里就像一只蚂蚁一样,一捏就碎。
一个茶馆,像是一个小小的中国。人鱼龙混杂,百姓尽显绝望。好在,这是黎明前最后的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