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微信公开课,张小龙的靴子落地了,仔细研判了小龙哥的演讲全文,整理了14条未来可能有所作为,或者可能踩坑的地方,我不是咪蒙,没办法承诺升职加薪,但这篇耗时一周的分析,你一定不能错过。
为了保持前后文的逻辑的完整性,我按照原文顺序展开我的观点,并摘录原文,供大家参考,讲的对的都是张小龙老师高瞻远瞩,讲的不对的都是我个人才疏学浅理解有误。
感谢笔记侠整理的张小龙演讲原文,有兴趣的可以去搜索《张小龙公开2018全新计划:微信不做信息流,重点做好小程序 | 完整演讲笔记》
1,“我之前我们说过微信是一个工具,到现在我还是这么认为,微信就是一个工具。我们的目标是要做互联网上最好的工具,这个目标其实挺大,也挺难,因为我们确实只是希望做一个最好的工具,所以我们很少去谈平台,其实也很少谈生态,对用户来说平台是什么,生态是什么他并不关心。”
按照罗胖的观点,APP分两类,节约时间和杀时间的,在杀时间的社交上积累了大量粘性的微信,要补足另一面——节约时间。不提平台或生态,张小龙太谦虚了,谦虚到此地无银三百两。
但从工具的定位切入,基于微信基础功能的二次开发(包括并不限于WAP,小程序,各种商家SAAS系统),都机会满满。而且,在小程序开发上,不用考虑安卓和苹果各自的前端,开发成本又节约了一大截。
2,“我觉得做产品也是这样的,我们如果只是从利益的角度出发,可能会让我们的产品越走越偏,变成它里面只是一些利益的堆砌,这样我认为会失去产品更本质的东西。”
感觉这句话是在暗暗类比新年第一天就开天窗的《今日头条》。与极其克制的微信相比,今日头条确实就是一个反例,用算法刷选出的内容和推送,已经彻头彻尾的利益化,就像百度在竞价排名上走过的弯路,过去两年,从魏则西事件以后,百度的公关形象一落千丈,至今没有恢复元气。
利益的对面是什么?是情怀,是价值观。大家可以挣钱,也必须挣钱,但不能掉进钱眼里。大环境的基调越来越强调价值观和长线运营,“短平快”的“网赚”逻辑今后的路将越来越窄。反之,那些与踩中某个机会不同,需要长期积累的运营能力,在未来会越来越值钱。
3,“举个例子,现在快到年底了,可能每个产品都会把自己换一个节日的LOGO,并且帮助你回顾过去一年的生活来感动你,但我们并不想做太多这样的事情。我觉得故意去感动一个人也是挺不尊重他的表现。”
又是一句,话中有话的暗讽,很明显是针对支付宝年度账单事件。支付宝从蚂蚁金服的“扎心文案”开始,就不断踩雷,这次“账单事件”更是直接被《人民日报》点名批评。做运营活动,对大环境把握,对红线的认知越来越重要。也许这对于在传统媒体有过从业经验,转行到互联网的媒体人是一个机会,毕竟什么该说什么该做,已经全在脑子里了。
是“真诚到永远”还是“套路得人心”?这是一个运营人应该永远思考和平衡的一个问题。
4,“下面我想说一下去中心化的概念。微信作为平台性的工具,比如公众号、订阅号等,我们一直说去中心化,与其说是策略不如说是理念,世界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考,每个个体都有独立思考,比一个平台思考其他人不思考,更强大。”
“现在移动互联网比以前有很大变化,以前大家看很多网页、在不同网页跑来跑去,现在大家都集中在头部app里,微信可能是头部app里耗时间最多的,但这样我也不认为微信是中性化的app,如果微信只是一个提供服务的地方,对这些服务提供中性化的流量,用户自己发现各种各样的服务,微信就是遵循这样的原则,让更有价值的服务,让用户自己的找到。”
“世界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考,每个个体都有独立思考,比一个平台思考其他人不思考,更强大”这句话确实很棒,从某种形而上的层面阐释了部分微信之所以成功的原因。如果把互联网看做一片海,微信就像海里的一片群岛,露出水面的部分各不相同,但水面之下却又在同一片大陆架上。
张小龙只坦诚了一半,没有说的另一半在看一看和搜一搜里面。在今日头条异军突起后,微信肯定有过反思。基于feed流的各种逻辑,还有用武之地!只是2-3年后,只会运用这些逻辑的人将会被AI取代而已。
5,“以后,微信公众平台,作者可能是独立的栏目,能看作者介绍、发表的文章,我们会更多重构作者。”
对写作者赋能,很英明!这个观点回到问题的第一性,谁在产出内容?谁就在真正从底层上创造价值。
微信公众号已经超过2000万,公众号创业已经杀成了红海,普通写作者单靠自己做号已经很难崭露头角。
与此同时,已经占据头部的大号,经过多年的野蛮生长,粉丝们都开始审美疲劳了,阅读率正逐年下降,已经遇到了内容天花板。
所以,当下正是两者结合的完美时刻,大号出影响力,写作者出内容生产力,各取所需,重构生态——微信号运营从矩阵,已经开始向MCN化和内容众包发展。
各位坚持写作的同学,我们的春天已经到来。
6,“其实我们没有想过把订阅号做信息流,我不知道什么是信息流。订阅号只是订阅的集合,我们想法,提高用户对自己订阅内容能更快找到,如果做成信息流,就很奇怪,这是两回事。如果大家要看所谓的信息流,可以用“看一看”,订阅号是自己订阅的,只会改善订阅效率。”
这是一个偷换概念,说了等于没说的承诺,“我不在微信里做信息流”,和“我不在订阅号里面做信息流”,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
订阅号撑起了微信内容生态中最为关键的PGC部分,订阅号已经成为了微信发展的既得利益者和关键一环。
而在流量分发机制上的任何一种改变,都会影响整体的微信生态,张小龙的算盘打得很精,不动既得利益者的蛋糕,但我新开辟一片蓝海“看一看”,渐进式的推行我的策略。
7,“我们很害怕,我们提出一个概念,大家炒的风风火火,说是一个风口,然后最终挂掉了……我们很保守,其实这样的效果很符合我们的预期。”
看到这里,估计那些花钱买了小程序名字,做小程序商铺打包开发的小商家要喷出一口老血。时代变了,在“新时代”,用“旧思维”,等于刻舟求剑。
小程序为什么第一时间不推吸量最迅猛的游戏,一方面腾讯没有想好布局,不敢贸然为别人做嫁衣(吸取公众号时代的教训),一方面是因为游戏的监管风险越来越大,目前手游是需要版号的,H5游戏已经完全在体验上接近手游,用H5游戏转小程序游戏是分分钟的事情,那微信会不会成为一个游戏CP们打插边球的地方,对于平台方腾讯,这是一个替别人挡枪子的事情。
腾讯双百战略以后,小程序恰恰是一个新的入口和载体,比较目前的装机成本高昂,在微信内作为一个最大渠道来看,这个盈利空间不可小觑。我们从微信小游戏累计用户达3.1亿,跳一跳七日留存率达52%这两个数据就可以印证了。
8,“为什么我们看好?上一次公开课已经讲得很细了,我们认为小程序是表达的一种方式,未来万事万物代表信息,小程序是信息的组织方式和载体,不仅仅是玩游戏,也代表线上线下的、万事万物的表达语音,是抽象的表达。”
“微信有机会做这样的事情。我们可能比手机厂商更有这样的优势。”
个人认为这两句话,是整场公开课最大的彩蛋。“龙布狮”立志依靠微信取代“乔帮主”江湖地位的野心“昭然若揭”。
大家设想一下“未来万事万物代表信息,小程序是信息的组织方式和载体”这句话潜台词是什么?——小程序要承载万事万物!这不是生态是什么?目前收益最大,最成功的互联网生态系统是什么?——苹果App Store。
坐拥超9亿用户的微信当然有底气说“我们可能比手机厂商更有这样的优势”。而又在做手机生态系统,又稳坐全球手机前排交椅的手机厂商除了苹果,还有谁?
不得不为小龙哥的野心点赞!
9,“对小程序,外界有很多误解,会把我们的系统性、平台性的事情,认为是一个风口。有人会说,小程序是不是为电商准备的,我们不是这样的,小程序不会为某个领域专门准备,我们希望小程序是一个通用的平台,把一个平台做一个足够的时候,让很多行业在里面有创新的空间。
还有误解,小程序会不会为中心化做导流的事情。我们认为,小程序是去中心化的更大的平台,有人会说微信给了小程序一个更大入口,比如下拉。我想邀请大家打开微信主页,从上一直向下拉,有一行小字:我不是入口。它不是食物,不能入口。”
去中心化,才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地球有所谓的流量中心和基于中心的分发机制吗,没有,地球的生态运行是建立在一系列的共生共荣的规则之上的。
类比到微信,在超级用户体量和粘性的基础之上,微信制定的是规则,告诉你“我的世界如何运行”,你们负责在这个世界创造价值即可,我负责提供生产工具——小程序,公众号。
10,“小程序和app是什么关系?是两种不同的应用的组织方式,不是取代app,而是补充很多场景,比如线下看到某个场景,一定要下载个app,这个门槛太高了。”
“小程序不取代APP”说了一句正确的假话,有了小程序,我何苦去占用我宝贵的手机储存空间,反正我已经卸载了包括美团在内的很多APP,叫外卖,直接美团外卖小程序,搞定。
目前微信才开始进行真正意义上的面向盈利为导向的战略布局,还不希望大家群起而攻之,特别在腾讯内部,还是要以团结为主。如果告诉所有人,我就是要来弄死大家,估计,没有一个人好过。
11,“对于线上来说,我们一直在推动一个事情,今年的微信和去年的微信相比有一个很大的区别是“搜一搜”,我们有很大的耐心让大家更多地使用“搜一搜“,可以搜小程序的产品和服务,比如航班号的实时信息,这个信息不是我们提供的,是小程序提供的。未来,我们希望有更多的线上小程序的触达,是通过搜索这个能力做到的。”
利用搜索,这个用户已经养成的习惯和已经得到验证的盈利模式,一方面提供服务,一方面向小程序引入更多流量。互联网时代,流量意味着一切皆有可能!不然为什么一夜之间,冒出来这么多“撒币游戏”。
小龙哥的牌,是又稳又准。
12,“我们希望通过小游戏的尝试让更多游戏厂商进来,让用户更多发现和探索到更多好游戏的存在。小游戏是我们最近最大的探索,是值得我们期待的。我们最终希望在微信平台里,有许多高水平的小游戏,让玩小游戏变成正经事,而不是浪费时间。”
回到游戏,原有的游戏推广策略的第一步是激发兴趣——下载——体验。到了微信小程序流程变了,激发兴趣——体验,我靠,不用再费时费力的下载了,而且小游戏基于短回路正反馈的激励逻辑,体验很棒,开发成本也不高,游戏小厂将迎来又一春。
而且关键在于不用下载,也不用卸载(没有人会为了不玩某个游戏而卸载微信吧),看到即是玩到(意思是你只需要在各种场景,激发用户玩你的游戏即可,用户会打开微信在小程序里找到)
两个关键数据分享:
微信小程序上线一年:58万个小程序,1.7亿日活用户
小游戏累计用户达3.1亿,跳一跳七日留存率达52%(近乎逆天的七留数据)
13,“大家在问,能否通过企业微信去直接跟微信用户连接?我们最近做一个事情,就是让企业微信和微信之间可以信息互通,用户不用太去区分自己在用个人账号还是企业账号,给他们有更强的能力,在去添加微信顾客和客户的时候,不再用个人微信号添加,用企业微信号就可以了,这是对企业微信下一步的展望。
微信的一小步,地推的一大步啊,个人微信只有5000人的好友限制,在微信开始打击微商和频繁信息骚扰的当下,是否也有这方面的考虑,如果有信息推广需求的,OK,你花钱注册一个企业号,企业号群发消息,微信收费,把电信运营商的短信钱挣到我这里。
当然,这是我个人的预判。
14,“我们正在帮助人们越来越多实现线上的生活,但也越来越多被手机控制住几乎所有的时间。再往下一步想,除了让我们的大脑和手机有关联,可能其他体验并不重要了。我们反思这一点,我们最终的目标是让人们把生活完全放到生活上去吗?这和黑客帝国中的场景很相似,这是恨可怕的事情。我们希望做跟线上相反的事情,就是探索线下,我们一直想做这个事情,微信最早就退出了附近的功能,但是接下来我们更多想探索附近各式各样的生活。”
是否在为腾讯系的新零售做准备,把线上流量导向线下体验点,丰富体验的同时,赢得先机,用微信这个流量超级杀器,为新零售站台预热。类似于支付宝用红包扫码,快速的占据最后500米市场一样。
事实是微信已经在开始行动了。这是我今天摇到的微信支付奖励,100元!
不管张小龙如何说“它不是食物,不能入口”,但腾讯爸爸的身体是诚实的,在支付领域,腾讯唯一可以与支付宝抗衡的就是微信支付,从某种意义上讲,腾讯下重注做新零售,也是为了保卫支付入口,以及支付入口带来的各种金融可能性,毕竟钱生钱最快嘛。
由这个逻辑观察,2018年新零售大战的第一枪已经打响,微信已经用周末摇摇乐这种补贴形式,全面反击支付宝在新年档做的扫码红包活动。
2018,有的人,还没准备好,有的人,已经起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