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京十五日》已经读到尾声了,看到有人评论说结尾苏医生报仇的部分有点拉胯,还不知道结果会如何,等我读完,再来写个读书感悟。
今天在图书馆看了十几页《食南之徒》,个人感觉这本作品挺有趣的,唐蒙打仗,自备烧烤架、调味料、食材、桑碳,在备仗期间,优哉游哉地烤肉,还很有经验地和别人讲述烤肉的吃法,他的队员们,都很淡定地按照他的说法吃烤肉,算是吃出经验来了。
看到这些叙述,不禁怀疑这个行军打仗是过于儿戏,还是唐蒙的心态足够好。
除了《食南之徒》,我还在图书馆看到了《太白金星有点烦》这本书,于是,我借了这两本书。
之前我特意想借的这两本书,一下子都借到了,也算是无意插柳柳成荫。
马伯庸这10本作品,我看了书名就很想读一遍,分别是《长安的荔枝》、《食南之徒》、《太白金星有点烦》、《太医》、《两京十五日》、《显微镜下的大明》、《古董局中局》、《长安十二时辰》、《风起陇西》、《三国机密》。
七月还剩十三天,计划这个月先把《两京十五日》、《太白金星有点烦》、《食南之徒》和《太医》、《我的阿勒泰》这五本书读完。
至于余华的作品,已经决定暂时不读了,之前计划想要读的余华的作品,如《文城》、《十八岁出门远行》。
其中《十八岁出门远行》这本书属于散文,虽然很多人夸赞这本书很好,我还是有点衔接不上,不太读得进去,我暂时就放下了。
或许未来的某个时间里,我会重新翻开这些作品,认真品读。
最近沉迷于历史,读完《长安的荔枝》,接着又是《两京十五日》,《显微镜下的大明》这本书,我有点蠢蠢欲动。
因为之前读过《明朝那些事儿》,对明朝的印象总是会深刻一些,我想《显微镜下的大明》这本书,应该也不会差,只是暂时还没在图书馆遇到这本书,看电子书又有点费眼睛,只好作罢。
这几天花费在读书上的时间减少了,我的弟弟过来我这里住一段时间,我妈妈也过来待两天,休息之余就带着妈妈在附近转转,这两天有点被时间推着走,利用空隙时间读书,然后就会发现还没找到状态,又被其他事情干扰了。
这种状态很让人恼火,不过想想,妈妈好不容易才来一次,待的时间也不长,读书的事情就决定暂缓,放一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