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去年就偶然看到汕头有脱口秀线下演出,那会儿追看国内最顶的那群脱口秀演员们的节目已经好几年了,不说痴迷,只是觉得有意思,值得一看。
但,汕头嘛,可能大多数人都一样吧,除了对本地的美食有较为不可动摇的认同感,其它方面比较难。所以直到最近,有幸认识了同道中人,受到触动才决定来感受一下本地的脱口秀。
期待值不高,但本心是非常尊重创作行业的人,想不到看完演出,便期待推荐更多人同来了。
关于如何订票、票价这些官方内容,大家可以具体去搜“分子喜剧”,小红书或微信都可以咨询,因为是比较小众的艺术形式,也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的各路创作者,所以作为并无深入了解这个行业的普通观众,只能说点儿纯属观后感的话儿。
作为舶来品的talk show到了中国,无论是内容还是阐述方式,在一部分演员身上还是看到了相声杂糅的影子,一个长长的故事连说带演,叙事的比重大于观点阐述,确实有些相声味儿。但无可厚非,这是原生文化的影响,好比相声艺术就被西方国家认为是“东方脱口秀”。
个人拙见,听相声更多是当下天马行空乐一场,而脱口秀往往将人推向思考,他们各有风格,或云淡风轻,或慷慨激昂,但都在说着个人对这个世界一斑窥豹的观察,真,真实得有些过分了,被精炼组织起来的文字直击人心,你可能会大笑或笑不出来,但内心绝对是“对对对,就是这样”。他们就像每个普通人的嘴替,把你经历过的那些悲剧、伤害、吃亏、不幸、难堪、尴尬都一一重现,却发现,没那么纠结了,也不过就这样吧。
生活的多变是创作者们的灵感来源,每一个观点都不可能是凭空而来的,都是来源自身阅历见闻的浓缩与扩写、暂停与思考,所以,无论生活发生了什么,都可以成为创作素材,这就是脱口秀演员与别人的区别。
如果生活不放过你,那你也别放过它,把玩把玩,盘它呀。倒也像是小妇人的碎碎念,可它的受众偏就是一群最有生活气息的人,爱听,反正也确实不是什么高雅艺术,倘若有一天演员不接地气了,ta便也枯竭了。
而把一群喜欢思考的人集合在一起,是很可怕的事情,他们看起来似乎只是在耍嘴皮子逗乐买票的观众,但或许当一些观念有了巨大的能量,是可以改变社会的。一个又一个的段子集合在一起,就是一部时代纪实录,里面加载着人文、科技、法制、社会、医疗、情感、生活方式等等,想深入认识一个地域或国家,去看看他们的脱口秀吧。
今晚这一场不仅有本土演员,还有来自杭州的几位演员,反正也是第一次看线下,还是在汕头本土,总体觉得挺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