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有云:知己知彼,善用兵将,知天时,明地利,懂人生,熟读兵法料事如神,统帅万军,游刃有余。
上述言语是有人问亮:何为蒋帅之道?亮答曰:因此段话才有此文。
俗话说,“人贵有自知之明”,正确的认识自己,客观的评价自己,对接人待物和处理问题,对事业的发展和生活的美满,会有极大的好处。一个人不能正确评价自己,就会产生心理障碍,表现出对自我的不满和排斥,或者盲目自高自大,成为自大狂。
因此,我们应可能的了解自我、认识自我,这样才能更好的把握自我,发展自我。
想知道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我们需要有认识自己的能力,也就是一种清晰地认识自我的意愿和能力,这种能力在心理学上称之为自我觉察。这种意愿和能力包括了解我们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以及在别人眼中的我们是怎样的。
在自我认识中常见的错觉
1.认为自己优于大多数人
在美国一份针对80余万名学生的调研中,95%以上的人在评估自己与他人相处的能力时都认为自己高于平均水平。大部分人在与自己的身边人相比时,都会觉得自己更聪明,更好看,更有道德,甚至会活得更久。但自己“优于平均的大多数人”往往是一种错觉。理论上,仅有49%的人是处于平均之上的。生活中我们也不难发现,当被要求评价自己时,我们也常用“中等偏上”这样的词汇。
2.评估中出现的误差
心理学家通过对人们阅读,驾车,下棋和打网球等各种技能的研究中发现,在有关幽默感,语法和逻辑的测试中得分低的人,对自己真实能力的评估更不准确。也就是说,能力越差的人反而自我感觉越良好。
3.误以为自己有认识自我的意愿和能力
绝大多数情况和人都是对自己感兴趣的人和事有认识的意愿,且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唯独在对自我认识上,实际花时间和精力相对较少。
了解我们自己是什么样的人?
1.对内:感知自我
1)全然接受,帮你了解当下的自我
放弃过度思考,让自己放松,去体会当下,全然接受当下经历的一切。去觉察现在想的、感受到的、做的是什么,但不去评判。 这种方法的本质是以一种新的方式来看待自己和世界。
以旅行为例,当我们到了一个全新陌生的环境,我们会很容易注意到自己身上和这个世界我们不曾发现的事情——风景,声音,人——与我们早已习以为常、只会用一种固定视角看待的日常生活相比。
2)改变叙事方式,提升对过去自我的了解
叙事,即我们怎样讲述自己过去的故事,在故事中我们关注了什么,如何解读细节,影响着我们的人生态度,也决定了我们如何理解曾经的自己。能够正确认识自我的人,在讲述生命中的重大事件时更愿意从不同的观点来描述这些事情,其中包括对事件的不同的、多样的解释。他们在讲述一段故事时,往往不会只给出一个层面的“发生了什么“,他们会进一步继续讲述在更深层的心理层面上发生了什么,或者从不同人的立场上来说发生了什么。同时,他们也更愿意探讨他们在事件发生时所感受到的复杂的,甚至是相悖的各种情绪。这是因为,自知的人接受并尊重事件的复杂性,他们不强求绝对的真实,或者一个简单、普适的真理。因为那并不存在。
2、对外:通过别人来了解自己
1) 360度反馈
为了获得一个更全面、准确的他人眼中自己的形象,我们需要了解我们生活中各方各面的人对我们的看法:伴侣,朋友,亲人,同事……为此,你可以在网上做一份匿名的调查问卷。设计一些具体问题,来了解别人是怎样看待自己的。比如:你认为我是一个懒人吗?回答是从1-10中选取一个度。
2.)“对”的反馈
虽然他人对我们的看法和意见是重要的一部分,但并不是所有外界反馈都具有同等的价值,所以我们需要寻求“对”的反馈。
在选择对象时,我们要避免两种人:无爱的批评者和无批评的爱人。不难理解,前者就是那种无论我们做什么都会指责、批评我们的人。例如善妒的同事,或怀恨在心的前任。后者则是无论我们做什么,都不会批评我们的人。比如坚信“我的儿子/女儿完美无缺”的妈妈,或习惯性讨好的“老好人”。因为这两类人的反馈带有过于浓重的主观色彩,所以对我们提高自我的认识没有帮助。
3.)“晚餐桌上的真相”
这是一个需要充足的勇气的方法,但同时也有望给你的自我认识带来质的提升,并改变你最重要的人际关系的方法。你需要邀请一个密友以及一个家庭成员或人生导师共进晚餐。
用餐时,你要请他们说出一个你让他们最为恼火的地方。可以是做过的某件事,你的某个特质,等等。当然,在那之前,他们需要知道你这样做的原因,以及他们有畅所欲言的权利。此外,你不能做出任何带有攻击性的回应,而是真诚地倾听。
在采用上述方法,综合各种情况后,自己进一步全面的分析对比,采纳正确的认识,剔除错误的看法,客观地评价自己,既不高估自己,也不贬低自己。认识自己的优势、劣势、自己的与众不同和发展潜力。认识自己的生理特点,认识自己的理想、价值观、兴趣爱好、能力、性格等心理特点。
需要注意的是,认识自我,要尽量客观、准确、全面,避免因为个人认识或个人动机出现较大误差。再者认识自我,包括认识自己的现状和未来,是为了更好的把握自己,发展自己,要避免因此限制自己,成为发展的桎枯。
认识自己是一件漫长的、足以持续终生的事情。这个过程既是一场探索,又是一种学习。即便是最为自知的人,对自己的觉察也不可能到达100%——因为“自己”不存在一个标准答案;因为我们在变化,也在成长。但好在,人生很长。在了解自己的旅途中,你不用急,也不用慌。
一、如何知己知彼?
知己:了解自我长短处,优缺点。核心的价值驱动力。成长的背景,经历的重大事件。
什么是长处和短处及优劣势?做起事来得心应手,没有压力感。能够快速的解决问题的一种能力,就是自己的长处。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的长处是什么?所以做起事情来,就会很痛苦,没有自信。
科学的分析方法?
当明确了什么是长处?为什么要了解自己的长处。当通过认知的提升,你了解到自己的长处之后,你会在你擅长的领域持续的打磨自己的技能,在擅长的地方形成自己的判断能力。从而更好的施展自己的。
具体怎么去做?
举例子说明:
认识自己的第一步是去忘记自己。也就是要你全身心地投入到与他人的交往中,要在与他人交际过程中关注他人,以及关注你自己最爱和什么样的人交往,从而初步判断自己的性格大体属于哪一类人。这看似简单,实则不易。你要做到在观察别人的过程中保持自己的独立人格。
听听来自家人朋友甚至敌人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