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东北又成为舆论的热点,由于亚布力事件,惨痛的雪乡车祸,雪乡宰人事件,作为一个前黑龙江人,我一点都没想为黑龙江辩护,反而是希望加速黑龙江的衰落。
黑龙江自古以来就是荒凉的,少数民族的聚集地,清朝将东北视为龙兴之地,不许汉民出关谋生,以防失去中原统治失利,还可以回到东北作为根据地。
东北有三次大规模人口迁入。
第一次要追溯的1860年,伴随全国人口的增多以及战争、自然灾害不断,大量难民纷纷犯禁“闯关东”。沙俄也对地广人稀的东北虎视眈眈,清政府于1860年开始逐渐解除对东北的“封禁东北人口从1871年的330万猛增到1911年的1841万。
第二次在民国时期,由于华北平原战争、灾害不断,形成了第二次“闯关东”的高潮,仅1927年到1928年,就有超过百万移民进入东北。当时东北是世界上人口增速最快的地区,并且移民的综合素质好,青壮年比例高、身体素质好、开拓精神强。
充足的人口资源使东北成为当时中国最发达的地区,1942年东北城市化水平达到23.8%,而全国城市化水平1986年才达到23.7%。东北在1945年时甚至超过日本成为亚洲第一经济体,其生产总值在全球仅次于美、苏、英、德等发达国家。
第三次是建国后,经历了多年战乱,国家百废待兴,东北有工业基础,成为了重点经济建设地区,苏联援建项目需要大量劳动力人口,我的太爷也正是在这一时期举家迁入。
可以看出,东北的人口繁荣,得益于地缘政治,得益于在战乱中幸免,得益于在早期发展的工业基础。
红利期在建国后直到改革开放初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