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最喜欢的节日是元宵节,至今念念不忘的是元宵节蒸“刺猬”。
正月十三,家家忙着蒸“刺猬”。 “刺猬”是用来上供的,供奉天地,牌位上一般写着“天地之神位”。 朴实的农民以土地为生,祈盼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把希望都寄托在天与地上。我不太明白人们为什么以“刺猬”来表达对天地的敬意,心下以为是为着刺猬是益兽,能保护庄稼与粮仓,拿它供奉,也有喜欢它、感激它的意思吧。
所谓“刺猬”,简单的形容就是被改进、被美化了的素馅包子,虽不好吃,但它白白胖胖、栩栩如生的可爱样子总会让小孩子喜欢。蒸“刺猬”要提前发好面,泡好黑豆,调好素馅。调素馅是有讲究的,必须以白菜为主,掺了油条、豆皮或豆腐以及一种类似凉粉的东西切成的丁,用香油调成,闻着挺香,但蒸熟了总不如肉馅好吃。做“刺猬”,先做成包子,让褶子朝下做“刺猬”的肚子,光滑的一面做“刺猬”的背,整成一头尖一头圆的形状。在尖的一头安上两颗泡好的黑豆做眼睛,用刷干净的梳子在“刺猬”的背上轻轻按一圈或两圈,分割出头与身子——这些步骤一般交由小孩子完成,这是他们最乐意做的事。接下来就是技术活了,用洗净的剪刀在“刺猬”背上剪出一行一行的刺。“刺”要求根根均匀,而且要挺立起来,这不但要求面要硬,更考验剪刺人的功底。这活儿一般小孩子是干不来的,掌握不好分寸,“刺”剪得长短不一、粗细各异,这个“刺猬”就丑了,甚至一剪刀剪深了,就把“刺猬”开肠破肚了,这是很忌讳的。“刺”剪完了,再用剪刀在“刺猬”头部下面剪一刀,剪出“刺猬”的嘴,还要在“刺猬”屁股上扎出一个屁眼儿来。这也是孩子能干而又最喜欢干的事。用小面团捏出一个个小“元宝”,最后安在部分“刺猬”的背上,让它们有更大的使命。
跟着忙活了几年,我也能独立做出漂亮的“刺猬”了。可是有一种“刺猬”我还是做不好,它的头是在正中间的 ,身子是圆圆的。哦,对了,它是没有屁眼儿的。这种“刺猬”是被供在窗台上的,我忘了它特有的名字。
只做一个的是号称“麦秸垛”的超级“大刺猬”。用一个熟馒头打底,包上一层面皮,再擀一个圆饼做底,搓两根长面条拧成麻花状,把两条“麻花”交叉安在馒头上,被“麻花”分割成的四个区域也要剪出根根刺来,再把做成的“蛇”盘在馒头上——蛇的眼睛是用绿豆做的。顶端再安放一只超小个儿的驮着“元宝”的“刺猬”。 这个大“麦秸垛”是供在粮仓里的,是寓意“粮满囤,钱满仓”吧?
“刺猬”上锅蒸了,孩子们眼巴巴地盼着“刺猬”早出锅。因为他们还要等着做最后一件庄严的事。在氤氲的雾气里,白白胖胖的、皮肤闪着亮光儿的“刺猬”们隆重出锅了。孩子们一手拿着装红颜料的瓶子,一手拿根筷子蘸上颜料,往“刺猬”的背上点一个红点,白白胖胖的“刺猬”因了这个红艳艳的点儿而更显俊俏,它们就能以完美的形象供奉天地了。
没机会供奉天地的“刺猬”先供奉了人们的肚肠,供奉过天地的“刺猬”们,等元宵节一过,使命完成,就变成凡人的食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