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放假时,家人为他请假,说是妈妈快不行了,想见最后一面。这是令我感到最五味杂陈的一张假条。
那一刻我不知该说点什么,甚至安慰的话也无从讲起。许久拿起手机,回复:“节哀!”
其实早在此前就听说他妈妈生病的事情,当时只是说住院,不知道会这么严重。
一次家长会结束后,哥哥告诉我说,妈妈病重,可能时日不多,对弟弟的学习和生活关心不到。我这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作为弟弟的班主任,我首先是为弟弟担心,“以后弟弟的生活可怎么办呢?”
从此我对弟弟就多了些关心,但是又担心他有思想负担。有时为了请他吃个面包,我都是连同桌一起请了,以免他有特殊对待之嫌。
再听说,就是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实在没有勇气把实情讲给他,只是说家里有事,哥哥会过来接他。母亲最后那段日子回了老家,所以不知道在去往老家的那段路途中,年少的他要如何承受?
哥哥特意交代,“老师只当什么事情都没发生过就行,弟弟很敏感,不希望被别人知道。”
他很坚强,返校后外表上看不出他有什么异样。只是学习态度比之前更好了,像班里的学霸们一样,他下课除了去洗手间,基本不动。放学后也常常是最后一个离开。
成绩一般,但是行为习惯很好,典型的普通学生。即使家里发生这样的事情,他依然算不得问题学生。而我带这一届学生尤其注意班里的普通孩子,也就是中间力量。因为一开始争取到了中间力量的合作,我们得以在接下来的竞争中保持了实力。
比如在他的问题上,我除了生活上关心之外,还有就是重视他的学习。因为我总是在教室办公,逢着点零碎时间我便会喊几个学生过来或是提问、或是背诵知识点、或是单纯地关心聊天……有时是前十名,有时是后几名,有时是中间部分,他语文成绩不是很好,所以他是我的关注对象。因为我的关注对象不固定,所以又很好地保护了他的自尊心。
生活的苦难有时好像是随机的,有时又好像是注定的。当避之不及的苦难突然降临时,除了被动接受,剩下的就是勇敢面对。我不知道夜深人静时他偷偷哭过多少次,但我知道所有的难以忍受都要他一个人苦熬过去。唯有熬过去,才能变挫折为成长。
记得有一次写随笔《我心中的桃花源》,别的孩子写的都是社会公平啊、人人平等啊、安居乐业啊、再无考试和作业的压力啊……相比之下他心目中的桃花源充满了烟火气。
“我心中的桃花源是,我有了自己的家庭,我的妻子与孩子,我们住在一个不大的房子里,但却每天都很幸福,我会常常开着一辆自己的爱车,带着我的妻子、孩子去郊游,我的妻子坐在副驾驶上常常叫我不要开太快,我的孩子会在后座上问我:爸爸,这次又要去哪啊?”
这段画面感很强的描写,让我印象很深刻,至今仍记得读到这段文字的那个早晨,心里被什么温暖的东西击中一般,感动的泪眼婆娑。也或许是心疼吧。在和母亲撒娇的年龄,被迫懂事,这其中的心酸不得而知。
每每面对生老病死这样令我们无力掌控的事情时,除了让时间救赎,除了逼自己坚强,除了接受改变面对挑战,别无他法。
所以亲爱的少年,我会竭尽所能地帮助你,理解你,但是你得自己渡过去,方能抵达心中的桃花源。
余下,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