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曾说:不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一过。可是我们大部分人总是习惯性找外界因素而不是从自身出发找寻原因 ,审视自己出现什么问题。
人都有惰性,好比自己,4月27号因为当知的提议开通了公众号,可真正开始在键盘上敲字确是现在。前两天更新的文章是好友所写,她的行动力远比我高出许多 ,周五和她提及的写文章她周六就出了一篇。虽说这并不代表什么,可还是反思自己公众号开通了有一段时间,一直没更新一篇是不是就因为我没把它当成一件必须完成的事,所以会一拖再拖。
前段时间上映的《摔跤吧爸爸》印象中较为深刻的是:一开始两个小女孩要坚持每天早上5点起床跑步,每天她们的爸爸也会定好闹钟叫她们起床并跟在她们后面督促她们。不由的想到自己跑步坚持的时间,每年暑假亦或寒假都会和朋友相约每天五点半起床跑步,每次都是信誓旦旦的答应然后坚持三天就没下文。前两天K和我说:我要减肥还吃下去心仪的衣服就真的只能看看了 ,说完后又回了我一句不过每次和你跑步都不能坚持一周,这是个魔障。细想,为什么不能坚持呢?头两天兴致那么高,怎么到后面就越发难以适应呢?其实还没做到的原因可能就是还不够想。去年暑假晨跑时碰到中学老师,路上与他闲聊两句,回家后和老妹说碰到你们班主任,她回:老师每天四点半起床,洗漱后就去跑步,六点半的样子回家收拾下吃完早餐,再来学校看着我们晨读。每天如此?是的啊!突然之间发觉自己一直在为不跑步而找借口 ,后面的几天我也不知出于什么想法也每天那时候起床跑那条路果不其然老师每天坚持,且那段时间自己也习惯性的跟在后面跑到终点 ,以往一个人跑步时总喜欢走走停停看看沿途风景悠哉游哉的走到终点。
朋友问我:你跑步时怎么硬要我跑你前面啊!
我说:因为这样的话 跟在后面有个目标就不会觉得终点离自己太远。跑步这件事说简单但还是要付诸行动时间长了也就觉得每天跑半小时对自己来说是享受而非负担。正如村上所说:正因为今天不想跑步,所以才要去跑。
“The word is changed by your example not by your opinion ”——对未来真正的慷慨,就是把一切都献给自己。现在所处的位置取决于之前所做的选择和努力程度,有多高的价值自己说了不算,是你在一段时间之前所做的所有决定加上时间的累计。总和朋友说羡慕别人可以讲出一口流利的英语,可是别人是付出了时间与精力的,回想自己有付出那么多吗?总是单词记着记着前面的没巩固复习回过头看又忘记的差不多四级卷子买了许久一张都还没动四级词汇单词不知现在能回想起来的有五十个没。之前总是静不下心学习,上周才想清楚把英语从音标学起,从头开始,之前忘记的东西现在开始补回来,有些知识没巩固的在加深一遍印象。如此反复我觉得我比一开始直接做英语卷子的效率高出许多,现在想想一开始自己的基础打的也不怎么扎实就直接做卷子肯定适应不了题目的难度,倒不如多给自己一点时间从头开始。附上高尔基的一句话——学习,永远不晚,那只是你没体会过我这样人道中年之后慢慢的记忆力和慢慢变懒的大脑皮层运动区。很多事也并不是我们做不到,而是我们改变的动机不够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