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稳当从容,可当大事。
2. 事以急败,思因缓得。
3.才下手,便想到究竟处。
4. 凡办大事,半由人力,半由天事。
5.凡人为一事,以专而精,以纷而散。
6.恶莫大于毁人之善,德莫大于白人之冤。
7.君子多思不若养志,多言不若守静,多才不若蓄德。
8.短不可护,护则终短;长不可矝,矝则不长。
9. 得意而喜,失意而怒,便被顺逆差遣,何曾作得主。
10. 人该省事,不该怕事;人该脱俗,不可矫俗;人该顺时,不可趋时。
11.未事而知其来,始事而要其终,定事而要其变,此之谓长虑,此之谓识。
12.端庄厚重是贵相,谦卑含容是贵相;事有归著是富相,心存济物是富相。
13.多躁者必无沉毅之识,多畏者必无踔越之见。
14. 定、静、安、虑、得,此五字时时有,事事有。
15.处天下事,前面常长出一分,此之谓豫;后面常余出一分,此之谓裕。
16.凡人做一事,便领全剧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
17.凡办公事,须视如己事。
18.天下事无所为而成者极少,有所贪有所利而成者居其半,有所激有所逼而成者居其半。
19.古之成大业者,多自克勤小物而来。
20.君子不可以不忍也,忍欲则不屈于物,忍剧则不扰于事,忍挠则不折于势,忍穷则不苟于进。
21.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22.与多疑人共事,事必不成;与好利人共事,己必受累。
23.家败离不得个奢字,人败离不得个逸字,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
24.责己厚而责人薄耳。
25.一念忽略,便有错言错事。
26.为善者常受福,为利者常受祸,心安为福,心劳为祸。
27.有才干,定要表现之。
28.凡事留余地,雅量能容人。
29.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群聚守口,独居守心。
30.观人四法:讲信用、无官气、有条理、少大话。